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一位(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位)

文章 2年前 (2022) 飞天叮当猫
276 0 0

大家好今天介绍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一位,以下是小编对中国古代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一位(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位)

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后人称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辞官归隐写了大量田园诗,他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如:《饮酒》、《杂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2]”,有《陶渊明集》。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 ),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东晋末到南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后来,陶渊明又出任彭泽令,在作《归去来兮辞》后,解印辞官

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 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他在归隐山林后,主要从事“田园诗”的创作,以写诗为乐,被后人称作“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归隐山林后,主要从事“田园诗”的创作,以写诗为乐,被后人称作“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创造了一个新境界。他的后半生都是在田园中度过的,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宿,同时也收获了自由、宁静、明快、舒适的愉悦心境。

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故事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就承袭了父业,在家耕种,但是他非常好学,他每天除了种好菜园之外,就是专心读书,所以写出的诗词歌赋很有名气。不多久,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他知道陶渊明虽然年纪轻轻的,但是很有名望,不知是真还是假,于是就想试试他的学识如何。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淋菜,王知县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眯起双眼,打量着陶渊明,说:“你就是名叫陶潜的吗?”陶渊明忙说:“小人正是!”

王知县坐下,右手摸着嘴边的八字胡,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对陶渊明说:“我听人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对,好吗?”陶渊明笑着说:“请大人出上联吧!”

王知县环视四周,看到菜园里种有一畦向日葵,这些葵花刚刚开放,于是灵机一动,有了,他随口道出上联;雏葵俯枝,小脸盘可识地理?陶渊明一听,知道这官员话中含有不信任的蔑视,表面说的是雏葵,实际上是暗中问自己,你这么年轻,能熟识田园里耕作之事吗?于是他略为思考,看见庭前的荷塘里,茁出鲜红的荷苞,于是就想出了巧妙的下联;新苞出土,大朱笔熟点天文!

陶渊明的下联也是话中有话,他的意思表面是说荷苞,实际是说自己,意思是我虽然被埋在污泥里,但是一旦出土,就能点天文地理。王知县看了,暗中惊叹陶渊明的才思敏捷,但是还是不甘视弱,又出上联, 联曰:小孩子出言吞天口。这一联除了说陶渊明刚才的口气太大之外,用字上还有非常巧妙之处,因为“吞”是由“天口”两字组成,这样是非常难对的。陶渊明想了想,随即对出下联;联曰:老大人苦究志士心。

这下联,陶渊明除了表明自己不是口气大,而是靠苦学而成才。他用字巧妙,因“志”字是由“士心”两字组成。正巧工整对上比的“吞天口”的吞字是由“天”字和“口”字组成,知县才知道陶渊明果然很有学问,又立志苦学,不禁肃然起敬。便站起来和他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连赞叹道:“小兄弟!果然聪明过人,又有志气,佩服!佩服!”

陶渊明见他态度改变,也是谦逊诚恳地说:“还请大人日后多多指点!”说罢又拿过自己的习作,请知县指教。王知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自嘲诗,诗曰: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雏来揖客,挥毫坐谈禅,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王知县看后,对陶渊明更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忘年这交。

陶渊明与刘仲思的故事

陶渊明此刻正在他自己的田园里吟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还没等他念完的时候,就听到从他住的茅草屋里传来了骂声:“念念念,你每天除了只会念这些诗文之外,还能干些什么呢?明天又要揭不开锅了,看你怎么办。”妻子秋菊在里面怨声四起。渊明一听顿时叹息了一口气道;“那明天我到山上采一些野果来。”

“采野果,山上那来这么多的野果,现在是夏季,能吃的又有多少呢?你总不能一年到头光靠这野果来过日子吧!要不是你洁身自好,太过于清高,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陶渊明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觉得自己欠秋菊实在是太多了。她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在自己年少读书的时候,不顾家人的反对,跟自己走在了一起。那时候,他曾发过誓言,将来有一日一定要让她过上幸福的日子。幸福是什么的,谁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但他知道幸福的人脸上会露出笑脸。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誓言,他给刘裕当过参军,后来发现刘裕这人疑心病过重,就又离开了他。秋菊没有怨他半句,她相信他的决定一定是对的。她的父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跟着渊明受苦,开始想尽办法又为他某了一个彭泽令。秋菊以为这样以后的生活就不用发愁了。那知又不到三个月,陶渊明发觉官场并非是他这种人所能呆的地方,官职小的,每天都要弯腰奉承着上司。他感觉到这是在降低一个人的人格。他不能让自己的一生就在这样无聊的日子里度过。他又辞去了彭泽令,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在他辞去彭泽令的前一个晚上,他看到秋菊好象有些不开心。

他知道秋菊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她只想能够有个安定的家就足够了,她不懂得什么官场势利,也不懂得名利是非。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他陶渊明的女人。陶渊明时常感到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女人而自豪。但唯一不足的事情是自己没能够给她有个幸福的生活,时常叫她陪着自己饿着肚子过生活。为此,他的心中时常惭愧不已!

他看着眼前憔悴的秋菊,咬了咬牙根,走到秋菊的跟前,突然扑通的跪倒在秋菊跟前道:“秋菊,我对的起天下人,可就是对不起你。”秋菊一见他那付表情,叹了一口气道:“元亮,你没有错,也许是这个时代错了。也许是我错了。明天,我还是回娘家拿一些米粮过来救济一下吧!”

陶渊明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他知道现在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太过于无用,一个男人养活不了一个女人。要是换了是别人,早就离自己远去了。可秋菊除了偶尔埋怨几句之外,也没有再说别的什么?他已经记不得秋菊回娘家拿过多少次象这样的“救济粮”了。虽然老丈人讨厌他,但秋菊毕竟还是他唯一的女儿。每次秋菊回去拿过来,总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

秋菊她回娘家取粮去了。渊明站在那里,感觉到心头一阵空虚,他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心中藏着的是满腔报国的希望。他立志有一天要为天下百姓做主。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然而他却生错了时代,这个时代不是欣赏才能的时代,只要你懂得为官之道的技巧,一个无才无德的人也能够攀之高位。他吃亏的地方,就是不懂得这一些技巧,所以他要遭到很多人的排斥,一个人站的再正,如果小人群攻而起,也会出现歪斜的时候。虽说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但毕竟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他在彭泽令的时候,之前以为可以为彭泽县的百姓办一些事情。在他上任的时候是满心的希望,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觉自己的想法错了。官场的黑暗并非如他所愿,他不仅每天要向位高于他的人哈腰鞠躬,而且还要看着别人的眼色做事,他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不过他发觉官场里的人大多数是如此,一但碰上一个位高于自己的人,马上哈腰巴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提拔。一但看到小于自己的人,就吹胡子瞪眼睛的来显示的威风。人呀人,为什么你们在权势面前总会丧失原本的自己。陶渊明他实在不明白,做一个官为什么不能为百姓真正的做一些什么呢?他不能再让自己随波逐流,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变得他们一样毫无人性。

人交良友益自身,身处污泥,竟然是洁身自好,多少还会沾一些秽气。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他还记的在他做出决定离开朝廷的时候,很多人都拍手称快!有人表面上做出一副挽留的样子。而内心里却在叫好。这一些表情,怎能瞒得过他陶渊明。离开朝廷的日子,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是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不能让秋菊过上好的生活。看来,这一辈子他只能欠秋菊的了。

他听到不远处传来马蹄的声音。好象有几匹快马!他不由地觉得奇怪,自己在这里和秋菊居住了好几年了,从来没有人来过。除了偶尔有农夫来过之外。马蹄声越来越近,渐渐地他看到了身影,只见三匹快马正朝自己这边奔过来,他看到好象坐在马上的人有些眼熟。连忙进了草屋里躲着。他不想见朝廷里的人,他现在只想和秋菊过着平凡的生活。三匹快马停在了他的草屋前,他的呼吸疑聚了,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有人在吗?”外面有人喊道。

“有人在吗?”又喊了两声。“是谁呀!来这里找谁?”陶渊明回答道。

“请问,这是陶公的家吗?”有人又问道。“陶公是谁。你们找错了。”渊明回答道。

“你出来吧!陶公,我是刘仲思。”刘仲思,陶渊明想起来了,这位曾是他的知已好友,彭城人,早些年他就听说他已经退出官场隐居庐山西山。这会儿怎么又做起朝廷的官员呢?他感到有些困惑!在这个当今世上,能让他陶渊明佩服的人绝对超不出三个,而刘仲思就是其中的一个。

“元亮兄,好友来访,你怎么也不出来迎接一下呢?”陶渊明没有作答。刘仲思在外面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没想到,事隔多年,元亮兄还依然是原来的那一付脾气,好了,你不出来迎接我,我自己知道进去。”说完,刘仲思朝草屋而进。他看到陶渊明正背对自己,坐在木橙子上好象在沉思着什么?

刘仲思上前冲着陶渊明一抱拳道:“元亮兄,久违了。”陶渊明没有抬头看刘仲思,问道:“你今天来这里,是探友,还是另有公事要办。探友我欢迎,要是办公事的话,那你请便。”刘仲思怔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道:“元亮兄的气节还是跟原来一般,小弟实在是佩服之极,不过小弟这次来,一是来探望元亮兄,二是传达一下节度使的口喻。”

“有何话,快说出来,或则我就要下逐客令了。” 刘仲思看了看陶渊明,然后再看了看他现在所处的环境,然后叹息了一口气道:“元亮兄,你学富五车,却身居简陋,真让人起敬。如今天下象陶公你这样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呀!每个人的眼里除了功名之外,就是私欲,陶公将来必定要成为千古圣人。” 陶渊明一听,闭上了眼睛道:”陶某从来没有想过做什么千古圣人,陶某只想做回真我。这千古圣人,陶某实在不敢当。”

刘仲思笑道:“陶公客气啦!以你的胸怀,世人谁能比得了呢?”

“好了,你不必绕圈子了,有什么话尽快说吧!”刘仲思沉默了一下,然后正色的对陶渊明道:“云亮兄,不瞒你,这次是节度使刘裕他让我来想请你出山辅助于他。”

“不必说了,我不会去的。” “云亮兄,我看节度使这次是可是诚心有意。”

“刘兄,我敬你是一个明志之人,才让你说下去,或则我早已经下逐客令了。”刘仲思知道这次请陶渊明并非是一件易事。他来的时候,刘裕曾对他说过,务必将陶渊明请来,或则他就永远不要再回朝廷了。

他知道这件事情并非是一件易事,他知道陶渊明的性格,跟他接触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在陶渊明的身上,是很多人所不能拥有的东西,那是清廉,那是正气。他也时常感叹自愧不如!

自从接到刘裕的口喻之后,三个月,他四处寻找陶渊明的下落,可不管他如何寻找,就是无法找到,找不到陶渊明,就没法向刘裕交待。做人最忌的就是不守信用,一个人答应另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那个人的心里肯定很难受。刘仲思他并非是小人,他知道这是做一个最起码的准则,或则你事先不要答应下来。

后来,他想起了一个人,那是秋菊的父亲,他知道他一定会知道女儿秋菊的下落,那一定就能找到陶渊明,就这样,他找到了陶渊明。现在面对昔日的知已,自己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刘仲思见陶渊明拒绝了要求,一时不知所措。外面在等待的两个人,其中一个道:“刘差官,陶公他答应了吗?什么时候起身跟我们一起走。”

里面没有声音,这意味着事情还没有解决,两个人不再言语,他们平时敬佩陶渊明的为人,他不相信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弃官不做,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平日里他们所见的人大都是争着攀龙附凤,怕自己的官位不够高,在相互猜测,相互之间忌妒和残杀。但是他陶渊明不同,他可以放弃这所有的一切,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有人曾笑他太傻了。陶渊明听到,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因为他知道除了笑之外,自己无论说什么也没有用。

人在有的时候,当一些问题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话,就用笑来表达,那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两个人一时缰在了那里,好半天,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渊明,渊明,我回来了,咦,你们是谁,怎么会站在我们的草屋外面。我家渊明他没犯什么罪!”陶渊明一听,知道秋菊借米回来了,看到站在外面的两人官差的人有些困惑。陶渊明连忙出外相迎,看到秋菊正抱着一袋米往草屋走了进来。“秋菊,你回来啦!”陶渊明问道。

“渊明,怎么今天会有这么多人到我们这里来呢?是不是要发生什么事呢?”

“没事的,没事的,只是好友来聚聚。这位就是我以前跟你提起过的刘仲思,你应该还记的吧!”

刘仲思,这个名字,她当然会记的,以前陶渊明在任彭泽令的时候,每天都要提起他的名字,说他是世人难得一见的人才,而且胸襟宽广,是他平生所敬仰的人之一。秋菊知道能受陶渊明敬仰的人,这人的人品在当今必定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她看了看刘仲思,果然有一副傲然于众的外表。她看了看手中的米袋,然后对陶渊明道:“那我进去做饭,请这位刘兄一起吃吧!”说完,秋菊进了厨房。

“不用了,嫂夫人,我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刘仲思他看的出秋菊这点米肯定是借来的。他在心里很羡慕陶渊明,能有这样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伴侣。人生在世,能寻一知已,再得一知音,那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夕阳已经西沉,如果陶渊明还不答应的话。那么自己也该走了。刘仲思看了看陶渊明低声地问道:“元亮兄,你真的不愿意再次出来吗?”

“仲思,我知道世上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以你的才能足以辅助刘裕。少了我陶渊明一个天下一样太平。我现在只想过着平淡的生活。”

“可现在,你这样的生活,你能过的下去吗?”

“谢谢仲思兄的善意,古人一箪食,一瓢饮,能照样生活,我陶渊明又为何不可。”

“看来是我错了,现在该是我离开的时候。”

“等等,你不把我抓过去吗?那你怎么向刘裕交待。”

“元亮兄,你难道不知我的为人,我会是那种人吗?我看,这几年复出本该就是一个错误,现在也应该是退出的时候了。”

“怎么你也要退出朝廷。”

“我不退出,能行吗?每天在你欺我窄,小心翼翼的生存着,开始感觉到有些累啦!我也要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和元亮兄一样,栽花耕种,过着平淡的生活!”

“那他们……”陶渊明指了指外面。

“放心,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人,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告辞了。”刘仲思他跟两个人一起过来的人走了。

陶渊明看着他的离去,突然长叹了一口气。他没有看错人,刘仲思是难得的人才,在如今这个时代,他是一个很杰出的人物。他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富贵,不惜卖友求荣。多少人不惜富贵,做出丧尽天良的勾当。这一些不怪谁,要怪的话,就怪时代吧!其实时代它没有罪,所有的罪过都是那些伪作歹的人们。陶渊明还在想着什么,他想起当年与刘仲思一起在刘裕身边为官的情景,每当自己在困境的时候,他都会出来帮自己的忙,在这个世界上,刘仲思就是他的知已,而秋菊则是他的知音,一个人同时能够得到知已和知音的人,这幸福将是无边的。突然陶渊明放声大笑,笑声振动了山脉搏,久久的回应着……

陶渊明田园诗内容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内容情、景、事、理的浑融,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天世人之情,写出他人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还注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悟明彻底的心境。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非与是,只是写出自已心胸中的一片天地。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小嫌他们庭荒芜重返旧草巢的春燕,在仲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既是抽象的又是生动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的是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是以诗人实际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诗人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榆柳桃李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袅袅轻烟;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不同。使诗人像“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是经历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俯仰由人的仕宦生涯之后,却领略其中悠然自得的情趣。

陶渊明田园诗意境艺术的境界

陶渊明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诗韵味极醇厚而又自然宁静的冲淡之美。朱熹的《朱子语类》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就是说其诗风的“平淡”,表现极为自然,毫无矫饰。建安诗歌为中国文学史带来一种慷慨悲凉的美,西晋诗人为中国文学史带来绮丽之美,而陶渊明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他诗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了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意境美的类型。陶田园诗意境中平淡而有无限的丰采,简练之中有浓厚的情味。陶诗常常取“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最能代表陶渊明冲淡之美的诗,莫过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诗之所以能千古激动人心,就在于创造出一个宁静平和的精神境界,人、山川、空气、飞鸟,都是自然平淡之物。这样一个精神境界,留给人一种无尽的向往,这就是韵味。清代文人龚自珍的一首《己亥杂诗》赞美陶渊明说:“陶潜酷似卧龙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说明陶渊明所写的松树和菊花,就像其本人一样品格崇高。作为诗歌意境的艺术,他能写出一种境界,“境界”第一层意思是兼指景物与情事,第二层意思,那就是精神或者心灵的境界,它是透过现实中的景物情事来传达的。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艺术特点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语言风格而言。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通过对荆扉、披草、桑麻极为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除了精选的名词、动词而外,几乎看不见什么是形容词,可是大家都能感受到诗句形象鲜明。陶诗从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艳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诗句的魅力,在于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与内在的感情力量。如写风景之《时运并序》其一:“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而不用“青萍”、“惠风”之类的典故,只一个“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陶诗的语言是不入斧凿却高度艺术化。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是因为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他要表达的情怀,是一片纯真心地,而不是矫饰的感情世界。陶诗的语言是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一位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飞天叮当猫 发表于 2022年11月21日 上午12:16。
转载请注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一位(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哪位) | 吾爱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 可以按Ctrl+D收藏,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
登陆账号,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