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湘江》创作背景是什么(渡湘江前为何停留3天)

文章 2年前 (2022) 飞天叮当猫
340 0 0

大家好今天介绍《渡湘江》创作背景是什么,以下是小编对渡湘江阅读理解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渡湘江》创作背景是什么(渡湘江前为何停留3天)

渡湘江翻译及赏析

渡湘江》是唐代杜审言所写。在翻译及赏析之前,先来看一下全诗内容!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翻译(译文)

悲叹昔日还在园林里游玩的情景,今年春天花开鸟鸣更引发我在边疆的哀愁。
独自怜惜从京城里出来的人往南逃,真羡慕湘江的水呀,你却往北流去!


基本注释

(1)湘江:又名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东流至湖南境内,转向北流,至长沙入洞庭湖。

(2)迟日:春天的太阳。《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意思是说春天的白昼渐渐加长,感觉日子过得缓慢,可以采摘很多的白蒿。

(3)作:引起。

(4)京国:指京城长安。南窜:赴流放地南方峰州(今越南北境)。


作品赏析

《渡湘江》这首诗就写于流放途中,这时作者已近花甲之年了,内心之悲凉可想而知。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这是今春与昔日的对比。诗人曾游览过湘江,这次被贬,又重渡湘江,南下峰州,今昔对比,不胜感慨。流放之时,鸟语花香,春光依旧,不由得想起往日春天的园林之游。春日迟迟,园景如画,那时是多么的心旷怡,可对比今天的处境,路程漫漫,前途未卜,作者毫无喜悦心情,反而悲从心中来。尤其是看到三湘大地,鸟语花香的美好春光,更加引起了放逐偏远边疆的忧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这是“人南窜”与“水北流”的鲜明对比。一切都是围绕京国逐臣展开的,正因为看到自己流放奔波与湘水北流的反向运动,政治失意、晚景凄凉、家国怀念、亲人思念,众多忧愁涌上心头。而且这离忧是越拉越长,漫无尽头,心中悲凉,真是难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绝句,韵律谐和、对偶工整,尤其是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更具艺术特色。初唐时期,绝句刚刚定型,还未完全成熟,此诗更显可贵,有人评它为初唐七绝之冠,似有道理。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渡湘江的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当时杜审言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他在流放途中,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着与他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诗人触景生情,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悲从心来,写下了这首诗。

渡湘江[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杜审言:杜

(1)(2分)运用了反衬(以乐写哀、借景抒情,移情于物等)(1分),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意思分析对即可)(1分)。
(2)(2分)表达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
<h2 id=\"杜审言那首的写作特色\">杜审言那首的写作特色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陈邦炎教授点评〕

杜审言曾有二次贬官的经历,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这首诗当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写的。他在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着与他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怀念京国,悲思愁绪,一触而发。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今天的悲伤心情。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对杜甫有直接影响。“花溅泪”、“鸟惊心”一联,可能就是从“花鸟作边愁”这一句化出的。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作用。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才提到湘江,点破诗题,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也是用反衬手法来加强诗的中心内容。
这首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这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而出现在七言绝句刚刚定型、开始成熟的初唐,尤其难能可贵。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初唐七绝“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惟杜审言《渡湘江》、《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在胡所举的两首寺中,这首《渡湘江》更为可取。

渡湘江是谁的诗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杨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王夫之评说杜诗时指出:\"近体,梁陈已有,至于杜审言者而始业叶于度\".
目录(共三十九题,四十三首)

南海乱石山作 送和西蕃使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 望春亭侍游应诏
宿羽亭侍宴应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大(酉甫)[永昌元年]
赋得妾薄命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登襄阳城
旅寓安南 春日怀归
代张侍御伤美人 送高郎中北使
都尉山亭 夏日过郑七山斋
送崔融 经行岚州
重九日宴江阴 除夜有怀
晦日宴游 七夕
守岁侍宴应制 大(酉甫)
春日京中有怀 扈从出长安应制
春日江津游望 泛舟送郑卿入京
度石门山 赠崔融二十韵
赠苏味道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赠苏绾书记 渡湘江
戏赠赵使君美人

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上山下业)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赤色)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门必)。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望春亭侍游应诏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
小臣同酌海,歌颂答无为。

宿羽亭侍宴应制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
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云阁,青山绕吹台。
圣情留晚兴,歌管送余杯。

云:一作空。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
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
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迥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大(酉甫)[永昌元年]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
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
雷雨垂膏泽,金钱赠下人。
诏(酉甫)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赋得妾薄命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
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掩:一作闭。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其一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赤泉:一作赤松。

其二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后池塘。

青丝:一作青条。宴乐:一作行乐。

其三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其四

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
鹿(麋下换弭)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

冲妓席:一作衔妓席。

其五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池分:一作池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露:一作霜。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雾:一作露。

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旅寓安南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春日怀归

心是伤归望,春归异往年。
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
花杂芳园鸟,风和绿野烟。
更怀欢赏地,车马洛桥边。

代张侍御伤美人

二八泉扉掩,帷屏宠爱空。
泪痕消夜烛,愁绪乱春风。
巧笑人疑在,新妆曲未终。
应怜脂粉气,留著舞衣中。

送高郎中北使

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
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都尉山亭

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
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
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
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

夏日过郑七山斋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旌旃:一作旌旗。

经行岚州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重九日宴江阴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除夜有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晦日宴游

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
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日半斜。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七夕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衤玄)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守岁侍宴应制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大(酉甫)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衤玄)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地久:一作日久。

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扈从出长安应制

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
京师旧西幸,洛道此东巡。
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
龙旗萦漏夕,凤辇拂钩陈。
抚迹地灵古,游情皇鉴新。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禹食传中使,尧樽遍下臣。
省方称国阜,问道识风淳。
岁晚天行吉,年丰景从亲。
欢娱包历代,宇宙忽疑春。

拂钩陈:一作出钩陈。

春日江津游望

旅客摇边思,春江弄晚晴。
烟销垂柳弱,雾卷落花轻。
飞棹乘空下,回流向日平。
鸟啼移几处,蝶舞乱相迎。
忽叹人皆浊,堤防水至清。
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

常不让:意有不合,疑当作常为让。《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
河东》之“江海宁为让”句或可为证。

泛舟送郑卿入京

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相宅开基地,倾都送别人。
行舟萦渌水,列戟满红尘。
酒助欢娱洽,风催景气新。
此时光乃命,谁为惜无津。

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
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
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
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
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
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
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

赠崔融二十韵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
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
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
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
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
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
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
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
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旁。
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
兴酣鸲鹆舞,言洽凤凰翔。
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
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玉振先推美,金铭旧所防。
勿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

竞寻王:一作更寻王。

赠苏味道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汉卒尚重围。
云净妖星落,秋深塞马肥。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秋深:一作秋高。
四、五联《全唐诗》作: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
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
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
祯符龙马出,宝(竹录)凤凰传。
地即交风雨,都仍卜涧瀍。
明堂唯御极,清庙乃尊先。
不宰神功运,无为大象悬。
八荒平物土,四海接人烟。
已属群生泰,犹言至道偏。
玺书傍问俗,旌节近推贤。
秩比司空位,官临御史员。
雄词执刀笔,直谏罢楼船。
国有大臣器,朝加小会筵。
将行备礼乐,送别仰神仙。
城阙周京转,关河陕服连。
稍观汾水曲,俄指绛台前。
姑射聊长望,平阳遂宛然。
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
昔出诸侯上,无何霸业全。
中军归战敌,外府绝兵权。
隐隐帝乡远,瞻瞻肃命虔。
西河偃风俗,东壁挂星躔。
井邑枌榆社,陵园松柏田。
荣光晴掩代,佳气晓侵燕。
雨霈鸿私涤,风行睿旨宣。
茕嫠访疾苦,屠钓采贞坚。
人乐逢刑措,时康洽赏延。
赐逾秦氏级,恩倍汉家钱。
拥传咸翘首,称觞竞比肩。
拜迎弥道路,舞咏溢郊廛;。
杀气西衡白,穷阴北土玄。
飞霜遥渡海,残月迥临边。
缅邈朝廷问,周流朔塞旋。
兴来探马策,俊发抱龙泉。
学总八千卷,文倾三百篇。
澄清得使者,作颂有人焉。
莫以崇班阂,而云胜托捐。
伟材何磊落,陋质几翩翾。
江海宁为让,巴渝辄自牵。
一闻歌圣道,助曲荷陶甄。

平物土:一作凭物土。北土:一作北暝。
辄自牵:一作转自牵。

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戏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点评:

是作者早年的一首诗,抒发了他春日在长安怀念洛阳的情绪,同时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愤闷.作品的造语新异,气势豪迈,在初唐七言律诗中是佼佼者.

纪昀曰:“起句警拔。入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则无通套之病”。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审言和宋之问均是初唐诗人,又都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当时,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那更是惆怅倍增。“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有的本子误作“闻”字,则肤浅刻露,索然无味了。

别离固已难堪,如能举杯饯行,面诉衷曲,亦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第四句别开生面,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去远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这一笔表明作者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比较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此诗用典,熨贴工稳,不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格。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番由洛阳流贬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能不感慨系之!“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么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有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并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的影响。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渡湘江》创作背景是什么 渡湘江阅读理解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飞天叮当猫 发表于 2022年10月18日 上午1:28。
转载请注明:《渡湘江》创作背景是什么(渡湘江前为何停留3天) | 吾爱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 可以按Ctrl+D收藏,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
登陆账号,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