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日台州塑料伊斯曼价格行情的信息

资讯 2年前 (2022) 飞天叮当猫
507 0 0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关于今日台州塑料伊斯曼价格行情的信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请问对台州塑料制品有何看法

今年春季广交会期间,在塑料制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件事。全国塑料制品业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的浙江台州市,约有1/3的塑料厂老板赶到广州,想获得外商的订单。令人意外的是,境外代理商、采购商几乎都给了台州少数几家有出口业绩的厂家。同一时间,来自台州的几位老板,动辄将10000克以上、价值数百万元的注塑机采购意向抛向老外,令老外吃惊不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件事表明,台州塑料制品业的经营者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他们不满足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而开始关注塑料制品业作为制造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命运,尝试建立产业内部的规则,探索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20年成就一方支柱产业

  台州的塑料制品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当地出现了零星塑料加工厂。到1979年,全市塑料生产企业不上百家,塑料制品产量不足千吨。80年代,随着该市乡镇、个体企业的蓬勃发展,塑料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企业增加到500多家,塑料制品产品达到4万多吨。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目前台州塑料制品业有企业1万多家,约占全省的28%;从业人员14万余人,约占全省的1/3;去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全省塑料产业销售收入的1/4强。同时,台州塑料制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从原来供应本地为主,发展到目前约2/3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国际市场。产品档次逐步提高,从原来生产低档次日用塑料制品为主,转为以生产汽车摩托车塑料配件、塑料型材、冰箱空调机电产品塑料配件等高档次产品为主,形成了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塑料制品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塑料制品业现已成为台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在浙江省内也具有重要地位。

  考察台州塑料制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塑料制品业的发展与该市若干特色加工业和市场的发展、兴旺紧密相关。

  黄岩是全国的“模具之乡”,拥有上规模塑料模具厂家近20家,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模具开发能力,可保证塑料制品不断出新品、精品。椒江、温岭等地崛起的星星电器、吉利集团、钱江摩托等小巨人企业,对塑料配件需求不断增加,大大拓展了当地塑料产品的市场空间。温岭云集了1600多家塑料鞋、皮鞋生产企业,年产量达4亿双,刺激了塑料原料、半成品的需求。浙东区域性商贸中心——路桥拥有专业市场群体,其中路桥日用品商城塑料制品市场是台州塑料制品的交易中心和价格行情信息中心,成为辐射全国的源头市场;路桥塑料化工市场业已成为台州塑料原料的主要供应地,塑料品种齐全,再生塑料价格低廉,为台州塑料制品业的低成本扩张、形成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黄岩城关、温岭大溪、路桥新桥、椒江洪家等区域性塑料加工专业镇,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推进了台州塑料制品业的发展。

  在生产要素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台州塑料制品业终于成长为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激荡不可避免

  同其它竞争性产业一样,台州塑料制品业也经历了创业冲动、量的急速扩张、前进的困惑及发展中的创新等种种刺激和震荡。

  规模扩张与企业准备不足是激荡中反映出的首要矛盾。到2001年底,台州塑料制品业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10来家,2/3以上的企业年产量在500吨以下,当年全行业消耗塑料原料100多万吨,平均每家仅100吨。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是必须克服的问题,需要形成一批年产量数千吨、上万吨的骨干企业,并将它们集聚起来。

  规模扩张面临的问题是企业准备不足。比如原料采购,现在是垄断经营,价格不稳定,企业因资金限制,很难保持一个合理的库存。比如管理,规模扩大带来管理幅度加大,而企业生产计划、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等都需要有合适的人才、良好的制度,小工厂突然扩大,但缺少这方面的准备。还有产品体系如何形成,怎样增强后续开发生产能力等等,个体、家庭企业有规模扩张的冲动,但准备不足。

  企业经营的规范与无序并存,是产业发展中的另一矛盾。台州塑料制品业的产品,以纯净水瓶和盆、桶、杯、筐、鞋类、箱包等日用塑料制品为大头,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在压价竞争中获胜,许多小工厂、小业主不惜以回料代替新料,降低厚度、尺寸标准,给外界造成了日用塑料制品偷工减料、次品劣品泛滥的印象。不少业内人士还对去年9月台州举办的中国塑交会上台州塑料制品档次不高,至今引以为憾。

  市场目标摇摆不定,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反映出来的又一矛盾。不少企业老总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塑料制品加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塑料企业经营者思想产生动摇,有的改行,有的将目标调整为经营塑料原料。横向比较也对企业经营者产生影响。据权威统计,2001年,浙江塑料制品产量为194.6万吨,其中余姚市就有130万吨,余姚将30%的塑料原料销往台州地区,而台州本地的塑料原料经销商屈指可数。一些企业就效仿,转为经营塑料原料。

  全国踏板摩托车70%的塑料配件出自台州厂家,电视机外壳厂家一半在台州。这一方面为台州塑料制品企业带来行情信息、技术服务及相对集中的熟练工人。另一方面,市场的透明度和客户相对集中,又导致厂家对客户的争夺。有一段时间,塑料圣诞树、沙滩桌椅出口看好,许多并不具备技术条件的塑料厂家,陡然收缩国内市场业务,将眼光盯住出口代理商。遇到不顺时想掉头再抓国内市场,而机会却失去了。市场目标的摇摆不定,某种程度上起着分化企业的作用。

  向现代制造产业迈进

  按照台州市制定的“十五”计划,到2005年,塑料制品业产值将达250亿元,相当于250万吨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0。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台州工商业界、政府有关人士对此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塑料制品业在激荡中正向现代制造业迈进,企业经营者正演绎着产业规则。

  企业向规模化与专业分工迈进。进入21世纪以后,台州塑料制品业的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对企业进行科学定位。引进先进大型设备和技术,改善了一批企业的装备和技术。在3万多套主要生产设备中,1000克及以上注塑设备有1358台,10000克以上大型注塑设备开始装备几家集团公司。200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具加工中心设备在骨干企业运转。

  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和地区开始转移部分传统塑料配件生产业务的情况下,台州的经营者主动加大了对汽车、摩托车塑料配件、机电塑料配件开发和生产的投入,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订单。有些企业还探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与国外科研机构订立新产品开发和外观设计的协议。

  规则的作用开始显现,现在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数仅占总数的2%,但销售额却占了43%。而且这部分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了汽车摩托车配件、机电产品配件、塑料型材等相对高端的工程塑料产品系列,其中塑料型材生产能力约占80%。在企业分化重组加剧的情况下,有些小企业干脆为集团公司加工半成品,有些则退出了塑料制品业。

  确立精品意识。在台州塑料制品业,有出口实绩的企业约占10%。塑料玩具、生活用塑料制品、机电产品塑料配件及医用塑料制品占了出口产品的80%。没有精品意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无法立足。

  精品意识同样贯穿于国内市场的产品经营.双鸽集团10年前是上海注射器厂的分厂之一,集团的经营者坚持走精品之路,高投入、高产出,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一次性无塑料注射器行业的骨干企业,年产值上亿元。在骨干企业的影响下,精品意识日益成为全行业需遵守的规则。

  强化行业自律。在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逐步转变的情形下,台州的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企业的行为,维护生产、经营秩序,解决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公司董事长曾渊峰告诉记者,去年10月成立的塑料制品行业协会,是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自发讨论和认同的结果。协会在研究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引导企业灵活运用市场机制,正确使用价格武器,有序竞争,优胜劣汰,方便信息沟通,构建诚信体系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长远看,重在着力提高经营者素质。台州的塑料制品业经营者已度过创业冲动的初始阶段,倍加珍惜传统的商业文化和商业道德。学习成了他们的习惯,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高校攻读MBA的企业老总有100多名。在改革家族制管理中,多数企业确立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是他们的口头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持塑料制品业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将更多地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在产品从廉价品“裂变”为品牌产品的情况下,经营者细胞不得不从小鞋匠、小工匠“裂变”为胜任制造业发展的企业家,其意义超过资本的“惊险一跃”。

废塑料种类及价格行情

废塑料是对废旧塑料制品和工厂制作塑料制品产生的边角料的总称,一般同类塑料边角料的价格高于旧塑料用品价格。按照材料种类常见的塑料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及目前最新行情
PP/PE通用塑料3000--5000每吨
PP/PE/PET/PS/PA复合膜类塑料1500-3500每吨
PET单一料3000-4000每吨
PS塑料3500-5000每吨
ABS塑料4400-6000每吨
……
了解更多行情,上门回收,详询本人知道帐号

petg哪些型号比较好还有美国的伊斯曼还是韩国的hk好呢哪个贵

一般来说是美国伊士曼的比较好,型号有很多。
比如吹塑级的:GN071 GN007 GN119 GN120 ;
注塑抗冲击级的有:Z系列的,Z6018 Z6002 Z6006 Z6008 。
挤出级的有:Z6013 Z6011
有些专做化妆品包装的专用料,比如:AN004 DN011,做牙刷手柄最好是用BR003这款;
以上这些是通用级的,耐热都不是很高,一般在70度左右。
耐热级最通用的只有几种,像TX1001,TX2001,EX401,TX150HF,这几款可用作婴儿奶瓶,运动水壶等与人体食用的产品。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加QQ:1670903959

谁能推荐一个信息比较及时准确的塑料粒子的价格行情网站

现在免费的很小,有些都是要收费查看的,当然想这些网站还是可以的:集萃塑胶 华南城等

伊斯曼柯达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时期(1888年~1894年)
这一时期的柯达相机处于小型普及化设计尝试时期,特征是所用胶卷没有规格化编号。
(1)世界上最早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TheKodak”
提起柯达胶卷,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柯达”却是第一架由美国伊斯曼干版和胶片公司(EastmanDry Plate & Film Co.)制造的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名称,也是该公司制造的第一架相机,是柯达相机的鼻祖。
一百一十年前,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Rochester)市,有一位用湿版法摄影的年轻人乔治-伊斯曼(GeorgeEastman,1854~1932),他对当时不够完善的、最早由英国医生兼摄影爱好者R-L-马多克斯(RichardLeachMaddox,1816~1902)发明的卤化银明胶乳剂技术进行了两年多的实用与研究后,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于1880年注册了伊斯曼干版公司。1884年,伊斯曼公司生产了用于大型座机的伊斯曼-沃克(Eastman-Walker)胶片盒,内装一卷纸基明胶乳剂胶卷,拍摄、冲洗之后,用油涂在纸基上,纸基会变得透明,才能用于印制照片。1885年,伊斯曼公司研制生产了纸基剥膜胶卷,在胶卷冲洗过程中,明胶乳剂从纸基上移到玻璃等透明材料上,以印制照片。这种早期伊斯曼胶卷冲印起来虽比湿版法容易了很多,但与后来的胶卷冲印相比,仍颇为费事。但如果能将感光明胶乳剂涂覆在极薄的可卷曲的透明材料上,则通过很简单的工艺就能得到高素质照片,这一设想是由美国一位牧师出身的汉尼巴尔-古德温(Rev.HannibalGoodwin,1822~1900)最早提出来的,当时这种透明材料叫“帕克赛恩”(Parkesine),是一种硝化纤维。1888年企业家J-W-海厄特果然生产出了只有0.254mm厚的透明硝化纤维塑料片材,海厄特将其商品名定为“赛璐珞”(Celluloid),这是一个生造词。同年,伊斯曼公司开始采用赛璐珞作为片基,试制出了新型赛璐珞透明片基胶卷,使该公司成为世界首家商业化生产赛璐珞胶卷的公司。后来这种片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才被新的醋酸纤维、涤纶等透明片材取代。
伊斯曼公司为了尽快推广和普及新型胶片,于1888年研制生产了首架只使用胶卷的方箱式相机,乔治-伊斯曼也费尽心思生造了简短的英文“TheKodak”作为该相机的名称。从此以后,“柯达”就被作为该公司绝大多数产品的商标而彪炳史册,伊斯曼公司也更名为伊斯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 Co.)。
“TheKodak”相机快门是圆筒式的,只有一挡快门时间约1/25秒。57.2mmF9镜头,固定焦点设计,利用超焦距原理,可使6英尺(约1.8米)或稍远一些的景物成像清晰。内装直径为2.5英寸(63.5mm)胶卷,可拍100幅像场为圆形的照片。由于当时胶卷的感光度较低,这架相机上的曝光组合设计只适宜在阳光下拍摄。初期的“TheKodak”售价25美元,加上操作简单,受到了世界各地摄影人士的普遍欢迎。
由于当时的胶卷还不像今天使用的胶卷那样附有黑纸(120胶卷)或装在暗盒中(135胶卷),用户自己不能更换,故当用“TheKodak”拍完底片后,须连相机一起再寄回伊斯曼工厂,并花上10美元,由工厂为用户冲洗、印制照片并装帧,再把相机装入新胶卷后连同照片寄给用户。伊斯曼-柯达公司当时把这种服务称为“您来按快门,其余由我来做”,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促进了柯达胶卷的销售。这种以相机生产带动胶卷销售的思想,从这时就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柯达公司为纪念“TheKodak”问世一百周年,特地推出一架该机的陈列复制品(图1和实拍照片,图中人物为乔治-伊斯曼),纪念柯达在相机制造及银盐胶卷生产领域的百年辉煌。
(2)柯达3号矩形片幅相机
继“TheKodak”之后,1889年,柯达又推出“柯达2号”,同年推出的“柯达3号”相机将其所摄片幅设计成105×80mm的矩形,机身上的反射式取景器也改成与片幅相匹配的矩形框,并装有横、竖两个取景器以方便拍照,可拍矩形画面,外形仍沿用了方箱式。柯达3号相机奠定了柯达方箱相机的基本设计模式,此后推出的后续机型都遵循了这种基本设计。
(3)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柯达A、B、C”型相机
1891年,柯达发布了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方箱式相机“柯达A、B、C”,并在相机上标示有Daylight(日光)字样。柯达A、B、C型相机分为普通型和日光型,普通型还需要在暗室换装底片,日光型可在明室中操作,其各型尺寸如下:A型2.75×3.25英寸,B型3.5×4英寸,C型4×5英寸。
二、发展时期(1895年~1930年)
这一时期是柯达方箱式相机大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空前市场回报的时期,形成了柯达布朗尼系列;同时,为了进一步缩小相机体积,又推出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形成“FoldingPocketKodaks”系列等。同时,柯达公司还采用了几项新技术用于相机设计,如“静电书写后背”等。并且,这一时期柯达配合相机生产还推出了从101-130号共30种不同规格的胶卷,其中包括今天还在使用的120胶卷。
(1)使用衬纸胶卷、设计有红窗计数装置的“柯达牛眼(Bull\'sEye)No.2”相机
使用柯达胶卷的方箱式相机受到市场普遍欢迎,引起了其他相机制造商纷起效尤,竞相向市场推出类似的方箱相机,这其中最匠心独具的要数美国人透纳设计的牛眼方箱相机了。这种新型透纳相机,是把胶卷与黑色的带有数字的衬纸卷在一起,相机上设计有一类似牛眼大小的红窗,从中可以看到胶卷衬纸上的数字,知道已拍摄的胶卷张数。由于“黑纸”的保护作用,可以在白天光线下十分方便的装取胶卷。柯达公司很看好透纳的新设计,于1895年将他这一专利连同其公司一并买下,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这款柯达牛眼No.2相机,见图2。
(2)柯达公司首架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No.4Cartridge(胶卷4号)
这架折叠相机采用104胶卷,拍120.7×95.8mm片幅照片。机身上左、右有两个取景器,横拍、竖拍都十分方便。该机1897年问世,采用了B,T,1/100~1/25秒快门时间设计,3组3片结构的柯达正光镜头(KodakAnastigmat),或有的也用快直镜头(RapidRectilinear)。从加工工艺上看,已有长足进步,见图5。
在No.4Cartridge的基础上,柯达于1898年推出了“Folding PocketKodak”(折叠轻便式柯达),这是这一系列的首架机型,柯达配合该机推出了105胶卷,用此胶卷可拍57.2×82.6mm片幅照片,参见图6。
(3)柯达生产的摇头全景相机(Kodak PanoramNo.4)
柯达全景相机共分6种,4号(No.4)机共分A、B、C、D四种型号,镜头大多为新月型和快直镜头120mmf/10,使用103号胶卷,片幅为89×305mm(1899~1924年生产)。4号机是柯达公司最早的全景相机,也是早期全景相机中的代表机型之一。其镜头可向右转动142o,机顶部凸起为取景器,不用时镜头被一可开合的镜头盖保护着,整机外观呈方箱状,用胶卷可拍88×304mm照片4张,首架机型于1899年推出,参见图11。图12是1903年推出的改进型号。其共同特征是机械储能发条驱动镜头转动,有1/25秒、1/100秒两挡快门时间,镜头由2片镜片组成,恒定F8光圈。另外,1号和3A号(见图13)分别使用105胶卷和122胶卷,片幅为57.2×178mm和82.5×254mm,分别可拍6张和5张。
(4)柯达布朗尼儿童相机
普及方箱式相机的初步成功,使柯达决定把市场拓展到儿童用相机的更大的普及层面,创造一种既能吸引儿童又能吸引成人的相机。柯达公司首席相机设计师弗兰克-布劳尼尔(FrankBrownel),设计了一架布朗尼(Brownie),于1900年推向市场。这架相机采用当时在美国等地十分流行的、由帕尔默-考克斯(PalmerCox)所作的插图书中的童话人物“布朗尼”的名字,相机包装盒及广告宣传画上还印着布朗尼手拿“布朗尼”相机拍照的样子,吸引广大儿童购买。该机采用1/25秒简单快门,单片新月型105mmf/11镜头,使用117胶卷拍57.2×57.2mm片幅6张照片,售价只有1美元,而配用的赛璐珞片基胶卷每卷只售15美分。由于其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加上柯达广告语“连孩子都会用”的宣传推销,当年即售出约25万架,取得了极大成功,见图14。
1901年,使用120胶卷的布朗尼2号(No.2Brownie)面世,1905年折叠式布朗尼(No.3 FoldingBrownie)面世,使用124胶卷拍82.6×108mm片幅。同年,使用125胶卷拍82.6×63.5mm片幅的布朗尼立体2号(No.2StereoBrownie)相机发表。1930年,身着蓝、棕色彩装外壳的两种规格同一名称的布朗尼Beau面世,镜头也改进为2片结构,优质的镜头和漂亮的外表,加上低廉的价格,畅销一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布朗尼各种规格的相机先后生产销售了60多年,直到1965年才停产。
(5)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单反相机
早在1676年摄影术发明一个半世纪以前,单反结构已经用在取景绘画暗箱中了。直到1880年前后,人们才提出了应用在相机上的多种方案。但设计最著名、最成功的,是当时设在美国纽约的福尔默-施温(Folmer& SchwingMFG.)公司生产的格拉弗莱克斯(Graflex)单反相机。1905年,这家公司被柯达公司收购,从1905年到1923年间,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相机。这款相机有多种尺寸规格:3.25×4.25、4×5、5×7英寸的散页片,又可使用专用胶卷盒装上胶卷拍摄。快门时间有T,B,1/10~1/1000秒共用处挡,采用折叠式结构,高高竖起的可折合式腰平取景器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俗称“大烟囱”。不过,由于早期的单反相机左、右取景相反,与其他机种相比较,拍新闻片优势并不明显,但用于人像摄影则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肖像,就是已故著名摄影家郑景康用该相机拍摄的,参见图16。40年代后期还生产过SpeedGraphic平视新闻相机,由于机件结实,成像极佳,但较笨重,在林哈夫Technita面世以前颇受专业摄影者的青睐。
(6)具有静电书写后背的柯达折叠相机No.1 AutographicKodak
1914年,柯达出巨资购买了盖斯曼发明的一种静电自动记录技术专利,并应用在其相机设计上。这种设计是在相机机背上开一个矩形窗口,用相机附带的静电笔可以把拍摄数据记录在胶片上。这应该说是现在相机数据后背的最早形态了。柯达在No.1AutographicKodak(柯达1号静电自动记录)相机上首次采用了这种技术。这架相机采用柯达3片结构的正光镜头,焦距为108mm,最大相对孔径为1:7.7,采用9片可变铜质彩虹光圈,最小光圈值为F32;采用柯达滚珠轴承(BallBearing)叶片式快门,有T,B,1/10~1/100秒六挡快门时间,并有横、竖三角架螺口,性能已较完善。同类型的还有1A号、1A号新型、3号、3A、3A特种相机、1A特种相机等,使用的胶卷有A112、A116、A118等。
(7)具有静电自动书写后背的柯达袖珍袋式折叠相机
1914年,柯达公司推出了进一步小型化设计的Vest PocketKodak(袖珍式柯达)折叠相机,也是首架使用127胶卷拍41.3×63.5mm片幅的相机,并在此基础上加装了静电自动记录装置后背设计,于1915年推出了VestAutographicKodak(袖珍式自动静电记录柯达)折叠相机。这架相机仍采用了柯达于1909年研制应用的BallBearing叶片式快门,由于仍采用进一步使相机小型化的127胶卷,体积小巧,可装入衣袋中,风行一时,推出后在短短两三年间售出20多万架。参见图17a、b。
(8)首架设有联动测距装置的相机柯达3A AutographicSpecial
此前,相机上没有与调焦联动的测距装置,专门使用胶卷的小型轻量化相机只能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目测调焦,必须依靠景深设计来实现较大范围的景物清晰成像。1916年前后,柯达公司根据当时专用光学测距仪的原理,为3A相机设计了三影式联动测距装置,这是相机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此,没有可换机背及反光式磨砂屏调焦的小型相机才得以发展成熟,才使后来平视旁轴取景测距相机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相机机种,有了存在的空间和理由。由于有了联动测距系统,柯达3AAutographicSpecial镜头的相对孔径值达到了F4.5,这在当时亦是较大的设计了。参见图18。
(9)柯达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相机
1930年,柯达公司在纪念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推出了这款伊斯曼周年纪念柯达相机,机身上有“FiftiethAnniversary of Kodak1880-1930”字样,见图19。该相机通过柯达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授权代理商,免费赠送给两国当年满12周岁的儿童,赠送数量达到55万架以上。该相机的性能与柯达布朗尼以及同年推出的柯达-彩虹(Rainbow)及柯达-鹰眼(Hawk-Eye)相似。
三、成熟时期(1931年~1950年)
这一时期柯达公司除继续推出普及型相机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中高档相机。相机在制造材料上也出现两极分化:普及型相机上首先采用了人工合成材料酚醛树脂制造机身,中高级相机上摒弃木质材料,采用了金属材料打造相机机身及零部件,加工工艺水平很高,有些产品还在德国产品之上。
(1)柯达生产的中高级雷丁那、雷丁特和雷根特相机
1934年,柯达推出了其首架135相机KodakRetina(柯达-雷丁那),当时属中档水平的相机;同年晚些时候,又发表了普及水平的KodakRetinette(柯达-雷丁特)135相机,它是折叠式中最小型的联动测距相机。这两款相机均出自德国纳格(Nagel)工厂的纳格博士之手,而该工厂早些时候已加盟柯达公司。纳格-沃克博士工厂当时的相机产品在德国本土颇具影响。由于优秀的光学机械质量和加工工艺的精湛,才使得产品质量经久不衰。柯达公司在此基础上,继续生产制造普及型相机的同时,还生产了几款中高级相机,以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成为同盟国中高档相机的唯一供应商。
两款柯达雷丁那、雷丁特相机形成的系列,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德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4组6片蔡诺(Xenon)、3组3片瑞奥玛(Reomar)等镜头,以及康般(Compur)、普朗特(Prontor)等中心叶片快门,光、机素质十分出色。
(2)普及相机中的精品——柯达Bantam Sepecial
1935年6月,柯达推出一种可拍24×40mm片幅的828胶卷,并设计制造了使用这种胶卷的首架柯达Bantam相机。Bantam的英文原意是“轻量级拳击手”、“矮脚鸡”(专供斗鸡用的一种短腿鸡种)。这个系列一直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约有15个机型:从机身材料上看有金属、塑料两种;采用的镜头有柯达正光、柯达爱克塔(Ektar)两种镜头品牌;采用的快门绝大部分是康般快门,个别机型用德国泼朗特(Prontor)和柯达自制快门。而1936年7月推出的BantamSpecial则是这一普及系列唯一称得上性能最高的精品机型。
(3)世界首架自动测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
柯达于1938年推出Six-20(使用620胶卷),是机械工艺上佳的折叠式相机,依笔者愚见,该机要好于早期的蔡司依康泰折叠相机(镜头除外)。
1938年,柯达公司推出了这款由硒光电池控制的世界首架自动曝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在广告中美其名曰“会思考的相机”。与柯达超级Six-20匹配的是柯达发表的、可拍57.2×82.6mm片幅的620胶卷。参见图23。该机采用100mmF3.5镜头,只生产了725架。
(4)柯达公司Medallist 120高级相机
Medallist英文意为“获奖者”,该系列是柯达在追求拍6×9cm片幅相机小型化过程中新设计的机型。首架机型MedallistⅠ(使用620胶卷,拍6×9片幅,一卷可拍8张)于1941年推出,外形胖乎乎的,见图24。该机采用柯达爱克塔100mmF3.5镜头,柯达自己制造的SupermaticNo.2快门,时间范围T,B,1~1/400秒,是二战时期最常用的高级新闻相机之一,一直生产到1946年。1946年又推出改进的MedallistⅡ型,为当时新闻记者常用的相机之一,参见图25。
(5)可交换后背的高级柯达相机爱克塔(Ektar)
1941年,柯达发表了被许多相机鉴赏家认为是最高级的柯达机械相机爱克塔,首创135相机可更换背部片盒设计。这种设计在后来80年代初德国罗莱公司在新加坡工厂生产的罗莱弗莱克斯SL2000F135单反相机上还有进一步发展、应用。爱克塔上另一项技术创新是50~254mm变焦取景器,不但可与该机同时推出的6种可更换镜头视场匹配而且还可匹配进一步开发其它焦距段的镜头,其联动测距、取景系统复杂而精密。可接卸的机背片盒设计,在日光下能迅速更换。被相机鉴赏家公认其同类性能、设计超越了莱卡相机。
(6)柯达袖珍普及型名品柯达35相机
此期间,柯达公司还于1934年推出了迷你布朗尼相机,于1938年推出了柯达35相机,1948年推出了柯达Reflex双反相机等普及机型。其中1941年生产的柯达35(使用135胶卷)相机,首开小型化金属结构普及型相机设计先河。该机采用柯达35mmF4.5镜头,中心叶片快门,快门时间B,T,1/25~1/200秒。该机快门释放钮位于镜头上,镜头正面左侧齿轮为调焦轮,该机采用铜、铝合金制造,结实耐用,售价便宜(不同机型约在20~35美元左右),像质也不错。特别是调焦齿轮随取景器上下影像截影重合标尺,有4、5、6、8、15、25、50英尺7级阶段,参见图27。
四、小型化时期(1951年~1988年)
由于战后德国在高级相机生产方面逐渐恢复生气,所以50年代以后柯达公司调整产品生产战略,秉承传统的以相机促进胶卷销售的策略,大量生产了普及型低价135相机;同时,还突破135胶片流行片幅的限制,开发使用126胶卷的普及相机,以及为适用大众方便携带的超小型胶片110、Disc(碟式)及其人工合成塑料相机。
(1)柯达中片幅相机的小型化产物Instama 100
1952年,柯达发表了测距式135平视取景相机Signet35;1959年,柯达发表了内置测光表、拍摄时可自动设定光圈的Automatic35。1954年还发表了柯达立体摄影小型化相机。据有关资料,柯达公司至50年代末,共生产了20多种普及135相机,大大推动了用35mm胶片的大众化摄影消费。
(2)追求普及相机超小型化的突破性设计Pocket20及其一族
20世纪70年代,胶片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柯达公司追求相机超小型化打下了基础。1972年,为满足大众化超小型相机要求,柯达公司推出了使用110胶卷(单齿孔,齿孔在两个片幅之间)拍13×17mm片幅的Pocket20相机。此后又推出了Pocket 30、40、50、60及结构简化的Pocket10。这些相机打破以往传统相机的“T”形造型,而设计成长条立方体形状,可方便插入衬衣口袋。镜头设计多采用单片光学树脂镜片,固定焦距,以及简单1挡至4挡快门时间。
(3)柯达超薄型碟式胶片相机Disc 4000
1982年的PMA展会上,柯达公司首创了这种使用直径为65mm圆盘型彩色HR胶片、旋转拍成8×19mm画面15张的超薄型碟式方形相机——Disc4000。该机采用3组4片结构的广角镜头,有很高的分辨率,具有自动曝光、自动闪光、自动旋转进片等电子控制自动化功能,胶片装在薄型塑料暗盒内,暗盒前方有曝光窗,平时有一个黑色塑料片遮挡。当暗盒装入相机后,前面曝光窗会开启;拍摄完毕后取出胶片暗盒时,曝光窗自动关闭。柯达此后又推出了Disc6000、8000等品种。
另外,柯达还推出VR-35系列袖珍相机(有K40、K80、K12、K14等不同机型)以及S系列的S-100EF、S-300MD、S-1100XL等。其中1989年面世的S1100XL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3束红外线AF技术,该系列后来发展成90年代的柯达star、starzoom、Cameo中、低档135定焦、变焦相机了。
今天的柯达公司,不仅是传统银盐感光材料制造方面的巨头,也是APS系统和数字影像系统设备硬件制造方面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之一。回顾柯达公司百年相机发展史,特别是相机产品与感光材料两大主导产品形成的营销组合及策略,应该会对我国相关企业有所借鉴。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今日台州塑料伊斯曼价格行情的信息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飞天叮当猫 发表于 2022年10月14日 上午7:55。
转载请注明:关于今日台州塑料伊斯曼价格行情的信息 | 吾爱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 可以按Ctrl+D收藏,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
登陆账号,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