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介绍今日钨砂多少钱一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西华山的世界钨都西华山
西华山,在大余县城西北9公里处,钨矿资源甚为丰富,有“世界钨都”之称。
大余钨的发现与开采已达100多年。早在1882年,以传教为名的大余(庾)福音堂德国牧师邬礼亨发现西华山乌金,买通西华山庆云寺和尚妙园,盗运钨砂出口。中华民族的地下宝藏,岂容帝国主义的掠夺,大余人民奋起抗争。1901年,大庾爆发以陈大毛为首的反洋教群众运动,火烧梅岭教堂。但斗争残遭镇压,陈大毛被害。富有爱国精神的大余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1908年(光绪34年)在大余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清朝江西巡抚俞明震与德国牧师邬礼亨及德国驻华机构多次交涉,在我方凛然正气,广大群众无比义愤强大攻势下,一举收回西华山山权。
解放前,钨矿开采、始终停留在工人抡大锤及点火爆破的原始落后状况,破烂小民窑遍布全区各矿区。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以钨矿为主体的有色冶金工业。婉延的五岭山脉中,西华山矿列入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属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社会主义建设春风,使得百年老矿青春焕发,面貌大变。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举世闻名的钨都上空,依然笼罩着出口钨矿,进口钨丝的半殖民地阴云。优质钨砂车装船运、漂洋过海、源源流向西方工业国家,换回的是升值了几十倍仍至几百倍钨制品的屈辱,刺痛了华夏子孙,更刺痛了钨都人的心。
1969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中国钨砂出口,钨丝进口的局面。改革开放的大潮,使钨都人民实现了总理的遗愿,大余人民完成了从矿石冶炼到钨丝生产的全系列多品种的技术改造,大余生产的黑钨精矿获得国家银奖,白钨精矿获得国家金奖,年产5亿米的钨丝源源流向国际市场,经过深加工的仲钨酸铵和蓝钨(蓝色氧化钨)连连叩开了许多国家的大门。 早在宋朝(公元960--1279年),西华山的观音岩、大水坑、正桥头、牛婆坑一带就有人开始采炼锡矿,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3年)才停止。当时,虽然黑石到处可见,但不知道是钨矿石。清光绪末叶(约1906年)盛夏,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德籍牧师邬利亨,为寻幽揽胜,沿着盘旋曲折的崎岖小道乘轿上了西华山。在徒步观赏了构筑精巧的庆云寺,饱览了景色宜人的自然风光后,发现所到之处,皆是乌黑发亮的石头,邬利亨甚感奇怪,拣了一块一掂,感觉很重,便意识到这是一种贵重矿石.于是又拣了几块带回教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邬利亨携石回国,经鉴定,发现此矿石含有稀有金属一钨。
接着,德帝国主义为发展军火工业.指令邬利亨赶回大余.火速没法多搞钨矿石,运回德国。邬利亨回到大余后,便以修建花园为名,暗使教徒上山拣取,并以低价收购。然后雇请挑夫,挑至广东省南雄县,装船经广州、香港,运回德国。
不久,邬利亨为独占钨矿资源,私行开采,背着当地政府,用500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住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这样,邬利亨就开始明目张胆地掠夺矿石了。
光绪三十四年冬,有一在南京西江优级学堂(前中央大学)读书的大余籍学生,也将西华山矿石带到该学堂化验室鉴定,始知为含有稀有金属钨的矿石。此时巧逢南安、赣州、吉安、宁都道道台俞明震来大余巡视,得知西华山产出钨矿和山权被卖之事.便命县府收回。经与邬利亨多次交涉.才以1000银元赎回了山权。从此,揭开了“钨都”的光辉历史。 民采时期
西华山刚发现钨矿时,山上到处可见裸露地表的钨矿石,福音堂的天主教徒每人每天可拣几十斤,有的多达100余斤。山权赎回后,概由当地百姓自采。
民国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军火工业急需钨制作军械,美、英、德等帝国主义纷纷指派其代理人来到大余县,抢购钨砂。顿时砂价猛涨,因而吸引了大余县及邻近县成千上万的农民上山拣矿、挖矿。当时上山的农民,多不在山上长期居住,只带少许粮食和简单炊具及工具,风餐露宿,挖拣钨砂。农民上山下山,自来自往,毫无约束。
民国7年,山上有火余、南康、上犹、崇义、信丰等县民工2万余人,山上工棚鳞次栉比,店铺到处可见,钨砂产量也大大增长,是开山以来的极盛时期。此时,民工用冲水口的方法来选洗粗砂,提高钨砂的纯度。钨砂交易时,由收砂者以肉眼观察,认为所收钨砂符合标准,便予收购。每100市斤钨砂价格为毫洋15元(以下皆为毫洋)。
民国8年·湖南省水口山一批民工来到西华山。他们使用钢钎凿岩.黑硝爆破,不仅沿脉露天采挖,而且还掘小窿子,这就将西华山的采矿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于采矿技术的提高,钨砂产量日益增加,加上民国10年锡砂重新上市,致使钨砂价格顿时跌到每100市斤10元。
民国11年,各地矿商在美、英、德帝国主义扶植下,纷纷来到大余县城开设收砂公司,其中有“华记”、“瑞记”、“德裕元”、“华南”、“永生”、“越华”、“广钜安”、“桓记”等十几家,可谓公司林立。钨锡砂收购开始按度数论价。山上有小贩收购,钨砂价格每100市斤最高为14元8毫,最低为13元;锡砂每担(105市斤)价格为40元至54元。小贩收砂后,再雇挑夫挑至大余县城转卖给各收砂公司,挑力费每担(125市斤)5毫。大余县城钨砂价格每100市斤为15元5毫。锡砂价格每100市斤55元,故民工们多将钨锡砂挑到大余县城出卖。
民国12年,广西军某部进驻大余后,抓丁派捐,大肆抢劫,山上民工纷纷回家躲避。西华山曾一度出现“冷山”。大余县城各收砂公司因收不到钨砂而关门停业。民国13年,广西军离开大余后,山上才恢复正常。
随着开采的深化和难度的增大,民国16年,山上开始出现由民工几人或数十人自由组合的生产团伙--“棚”。棚有棚主,形式有四种:一是家庭式,家长为棚主,家庭其他成员有的入窿采挖矿石,有的破碎矿石,有的选矿。二是合股式,民工自由组合,大家平摊伙食费,卖砂所得归大家平分。三是棚主式,一种是一人为棚主,雇工若干人。雇工仅得工资(雇工每日工资2毫至4毫不等)或分净砂。工资额视其工作技能优劣而定,伙食由棚主供给,采矿盈亏全归棚主;另一种是由一人为棚主,雇请若干人,只供伙食不给工资,盈余时,棚主得一半卖砂钱,雇工得一半卖砂钱,亏欠时,棚主损失全棚伙食费,雇工损失劳动力。四是缴棚式,民工之伙食、用具、炸药等费用,均由小贩、商人或士绅贷给,卖砂所得先偿还贷款,余则贷主从中得十分之二,然后民工每人平分。总之,全山除家庭式外,其余流动性极大,民工可以任意选棚入股,无干涉限制。小贩上山收购钨砂每100市斤加秤15市斤,价格比大余县城每100市斤少一元。由于盲目、混乱采挖造成伤亡重、纠纷多,打架斗殴时常发生,民工自然分成派系,当时主要有以颜正为首的江西派和以蒋国裕为首的湖南派。
民国17年,江西省政府建设厅为筹集建设基金,开始征收钨砂税,在大余县城由粤商广钜安等7家收砂公司联合组成“利济”公司.承办钨砂的代营运销,并且统一上缴钨砂税。
民国18年,大余县城的十几家收砂公司,又联合组成“大余钨砂同业公会”统一包办收购钨砂。由于砂价压得过低,中国共产党西华山支部组织和领导了西华山和荡坪、洪水寨等地工人,举行了反对“包办”的大罢工,迫使政府解散了“大余钨砂同业公会”,取消了私人代营运销。同年,西华山大部分山地被划为“官地”。民工在“官地”上开采,不受任何干涉,政府也不备案,也无资考。民工在“官地”开的窿硐,归已所有,也可以出租,他人不得侵占。但还有少部分山地仍为私人所有的叫私产地,如:石坪里、大水坑、正桥头、果山东脑,不管是“官地”还是私产地区域,基本上不收山租,只有私产地石坪里,收取低微的山租,每个工棚每日收1毫至5毫不等。
民国20年,打眼放炮采矿的生产成本提高,加之税捐繁多,钨砂价格上涨到每100市斤25元以上。
民国22年,进驻大余的粤军余汉谋部,由军政部派人员上西华山,对民工,工棚进行登记,并加以管理。从而结束了西华山20多年完全自由开采历史,出现官方管理,私人开采的“官督民办”的经营方式。
官办时期
民国23年(1934年),西华山的钨砂开始由大余县各家收砂公司收交江西省钨矿局,再由该局委托江西裕民银行代营运销。由于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军备竞争激烈,使钨砂价格由每100市斤30~40元上涨到80,后稳定在60元。同年3月13日,由国民政府实业部批准,并呈报行政院备案,在西华山划定国营矿区,计面积1100公倾90公亩,按照矿业法施行细则第55条之规定,依法办理国营钨矿业登记。民国25年,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命粤军第一集团总部军垦处组织调查团,赴西华山调查钨砂的开采和专买情况。7月,粤军撤离大余后,在大余县城设立了江西钨业管理处第十事务所。事务所由主任、事务员书记员各一人组成。专门负责办理西华山、漂塘、洪水寨等矿山的钨砂收购运销事宜。从此,大余县城各家收砂公司全部关闭,10多年来钨砂自由收购的历史随之结束。同年,成立了西华山矿场,徐铅荣任场长。矿场配有工务员3人,总务员2人,会计员1人。工务员负责安排矿场的工程开拓和民窿生产技术指导;总务员负责安排矿场的生活福利和物资供应,并为民窿矿工代购应钢钎、铁锤、乌硝、引线和油、盐、米等生产工具、爆破材料料和生活物资;会计员负责矿场的财务帐目和民窿矿工的生产贷款。
民国26年初,西华山工程处成立,程宗扬任主任。工程处设工务员1人,事务员2人,监工3人,雇工3人。主要管理矿场自行开拓的工程(即自办工程)的招工和向外购机器设备等工作。矿山钨砂生产仍以民窿为主体,民窿采挖也有很大发展,除沿脉平窿外,还有横窿、斜窿和直井三种。政府也开始征收钨砂税,有省、县的地方税和国家的矿产税两种。
民国27年,西华山矿场自办工程采用机械和手工掘进,开拓了东西大巷(现二坑口四八三中段正巷)。东大巷掘进203米,西大巷掘进204米。矿场还对全山民窿进行实行分区管理,区下设若干组,组下又分若干棚。棚设棚头(头),组设组长,区设监工员。所有民窿矿工,须经登记,按棚发证。从此,山上有了“公窿”和“民窿”,“里工”和“民工”之分。自办工程开拓的窿硐叫“公窿”,公窿里的矿工教“里工”,里工中有采矿工(凿岩工)、选洗工、运矿工、支柱工、铁工、杂工。
民国28年,东西大巷掘进主巷163米,分巷162米,贯眼11米。民国29年,不仅掘进主巷53.1米,分巷138.4米,贯眼24.55米,而且对4条0.5米宽,1条0.1米宽的矿脉进行了开采。
民国30年,使用新式炸药,提高了爆破率,加快了井巷掘进速度,增加了钨砂产量,掘进主巷217.53米,分巷42.6米,贯眼98.85米,开拓了1号探矿窿,并生产钨精矿288吨。
民国31年,撤销第十事务所,西华山民窿的钨砂收购和运销事宜,转由矿场负责办理。这年,开拓主巷280.40米,分巷567.32米,贯眼236.75米,开拓了第2号、第3号、第4号探矿窿。民国32年,又开拓主巷322.37米,分巷183.15米,贯眼80米,开拓了第5号、第6号探矿窿。
民国33年上半年,主巷掘进86.61米,分巷51.82米,贯眼3.29米。下半年,日军侵入赣南,同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钨砂难于销售,砂价猛跌,西华山矿场奉命停止开采和收购钨砂,大部分员工分别遣散回家。民国35年,日军投降后,矿场才恢复生产,至年底主巷掘进5.4米,分巷93.75米,贯眼8.8米。产品品种增加了钼精矿。
民国36年,主巷掘进57.55米,分巷272.95米,贯眼396.9米,产钨精矿175吨,开拓了第7号探矿窿,并成立了第一特种矿产管理处员工励进会西华山工程处分会(应社),下设总务组、培训组、体育组、娱乐组。
民国37年,在西华山标高474米处建立了一座净砂场。矿场还开办了采选技工培训班,共培训技工1531名。这年,矿场对全场员工进行了技术职称的评定和技工定级。技术职称分为工程师、副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务员、助理工务员;主管理师、管理师、副管理师、助理管理师等3种职称。技工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民国38年7月,解放大军挺进赣南,钨业管理处.西华山工程处和西华山矿场的要员闻风欲逃,500名里工被遣散回家,“自办工程”随之停办。
恢复时期
1949年8月16日,大余县城解放,以程奇,张安国为首的中国人民解放33师的军代表接管了西华山工程处。8月22日又派军代表李景钦接管了西场,接管后仍由徐凳荣任场长,李景钦任副场长。矿场有管理人员8人,工务员4人,助理工程师1人,废除了监工,同时着手筹划恢复生产,制定了以民窿生产为主,加快进行“自办工程”复工生产准备工作的方针。
在全山民窿中,取消了民窿把头制,开办了矿工集体福利,把大量的福利物资和生产器材调运进矿,稳定了在山的民工队伍,逐步恢复和发展了民窿生产。民工由原来380余人,到年底增至1300多人,窿硐由36个增至100个。全山民窿组成了35个工人小组,成立了职工筹备委员会。矿场还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民窿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检查,对民窿中品位高、效益好的窿硐优先进行扶助,对180个停废窿硐还拨款给予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的补助。
在矿场“自办工程”中,招回里工318人,组成若干生产小组,每组选出工友代表参加管理矿山。矿场还建立了工人浴室、工友膳堂等集体福利设。这一年,开拓巷道进尺34.35米,探矿工程640.93米,自选毛砂12.89吨,收购加工净砂1000吨。在收购毛砂时以分计算,每吨定为700分,每公担(合2市担计200市斤)毛砂定价为50市坦食米,在支付时60%折价配米,15%折价配布.25%折价配乌硝、钢钎等,同时,在严厉打击商贩霸头的前提下,允许商贩上山合理收购钨砂。
1950年,西华山矿场除配置1名场长外,还配有2名副场长,并设立了工务股、会计股、业务股和总务股。场长负责工程技术,第一副场长负责行政工作,第二副场长负责工运、人事事务。工务股负责自办工程的探、采等事宜及窿生产的技术指导、生产量的统计、生产合同的签订和安全管理.贷款补助等工作。会计股负责审核费用收支情况、制作传票证、编制月报表和兼管供销社会计事务。业务股负责物资采购和材料、生产产品管理。总务股负责文书处理、人事、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及医疗卫生。这年,矿场对所有民窿进行了生产区域的划分,全山共划分为3个区,各区由矿场派1名民窿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区又按地势分数个地段(第一、三区各3个地段,第二区2个地段),各地段设地段委员会,地段委员会设有组织、劳保、生产、文教、青工、安全委员。3个区管理的地域是:第一矿区管辖下坳、石坪里、园龄上、观音岩、牛婆坑、大水坑、芭蕉潭、丝茅坪,欧公洞、马尾水、上石壁河、烂埂子、牛岗地、牛孜石等;第二区管辖中坳、烂埂子上、竹子窝、游屋埂、马鞍山、头崠;第三区管辖上坳、大窝里、杞柴窝、大老虎头、小老虎头、罗坑、扉斗排、大窝坑等。山上总共有民工2916人,炮口(即工作面)165个,水口39个,打小苗子(即小矿脉)的230户,拣零砂的159户。民工与矿场签订生产合同680份,其中炮口166份,水口25份,打小苗子330份,拣零砂159份。当年民窿共产出钨砂1240.85吨。“自办工程”有里工600余人,开拓工程70米,采矿工程600立方米,生产钨精矿17.55吨。
1951年,矿场撤销总务股,设立行政股和民窿股。行政股负责文书处理、人事、统计、职工工资、劳动保护、考勤、教育、任免、调遣和矿场管理费的支出及固定资产的保管。民窿股负责民窿的生产、安全等管理工作。矿场还对全山民窿进行了全面的整顿。经勘察,对不安全的废窿予以查封,停止采挖。同时对120多个安全好的窿硐先后进行了549次生产贷款,与580户民工签订了生产合同。这年全山工友生产窿硐157个,民工3053人,其中技工1371人,杂工856人,拣零砂工399人,女工246人,童工171人。固定在山上生产的民工2111人,半工半农的民工942人。全年共手工民工生产的毛砂1696吨,选洗后的精矿1299吨。同年“自办工程”整顿了劳动组织,每个公窿分若干个生产大班,其下分若干个生产小组,以及钳工工组、运钎组、修钎组等。此外,还配有一个拉风工和工房生产管理工。洗选场设桶洗组、槽洗组、破碎组、手选组、挑动组、压砂机管理组等。
1952年,矿场对民窿开始实行租赁。这年,矿场共向民工收购毛砂1819吨,锡砂7.7吨,钼砂2.8吨,给183户窿硐生产贷款322次。“自办工程”开拓巷道337.2米,铺道300.85米。
扩建准备
收回民窿大余解放后,党和政府立即建立了民窿管理机构,并着手进行民窿调查,民工登记,签订生产合同,发展民窿生产,为扩建矿山奠定了基础。1953年又重点进行了民窿内部合伙合同和劳资合同的制订和执行。1953-1954年按区分段对民窿生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全山有窿硐704个,其中废窿硐562个,占总窿硐数的79.8%;生产窿硐126个,占总窿硐数的17.9%;半生产窿硐16个,占总窿硐数的2.3%。1954年,西华山矿场正式成立了民窿接收委员会,由郭福平任主任,宋文、袁九章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政治工作组和总务组。1954年3月18日开始进行民窿收回工作。首先在矿山第三区和第一区一段进行试点,4月16日开始,19日结束,收回民工1365人;第二批8月4日,收回民工436人;第三批9月18日,收回民工776人。三批共收回民工2577人。从此,西华山全部民窿收回国家所有。
施工建设
1956年.西钨设有生产技术监督科、专家工作科、基建财务科、施工技术科、竖井掘进队、砌璇队等基本建设机构,由主管基建的副矿长全面统一领导。
整个建设工程除井巷工程(包括井巷掘进砌6旋.支架与坑内铁道敷设),系西华山钨矿自营外,其余土建与安装概由江西有色冶金建筑第二工程公司.机电安装公司和第九冶金化学建筑总公司等单位承包负责施工。
1956年7月,根据技术设计书开始井巷工程施工,至1958年10月份完成了全部坑内运输系统工程。工程项目有215主平窿,431主平窿,1#辅助竖井,2#辅助竖井及全长1636米长的7个溜矿井,除此以外,还掘凿了各生产中段石门.通风井、调车场.坑内水泵房、区域变电所、消防器材库、工具库、凿岩机修理室、坑内炸药库及大量的探矿、采准坑道。
1956年3月,进行土建工程施工。开始施工的是矿山自行设计的工人村。1957年12月后才陆续进行工业建设施工。1958年1月动土兴建选矿厂主厂房。1958年9月,除尾沙坝工程以外,全部土建工程基本竣工。随着土建工程的进行,1957年12月开始安装设备,1959年9月底完成了全部安装任务。
竣工验收
1960年2月23日,成立了西华山钨矿采选企业基本建设工程验收委员会,由江西省冶金工业管理局局长李华封任主任委员,江西省冶金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康文清等4人任副主任委员,中共江西省大余县委剐书记张喜贵等22人任委员。委员们经过4天的现场检查,两天的讨论研究.拟写了验收报告书。2月29日下午2时在西钨会议室举行了竣工验收签字仪式.由中共西华山钨矿党委副书记曲百川致词,西钨工程师章寿吾宣读验收签定书,江西省冶金工业管理局基建处副处长沈炳炎作了重要讲话。至此,工程基本建成,并开始投产。
为何作为欧洲老牌海外殖民帝国伊比利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没有卷入两次世界大战
1、西班牙当时是弗朗哥的法西斯政府,被德意视为潜在盟友,自然不会动他。
但是弗朗哥又贼机智,在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来回摇摆就是不彻底投靠其中任意一方。
希特勒多次催促弗朗哥加入轴心国,然而弗朗哥一直在等着不列颠空战打出个结果再决定自己的立场。而德国当时在英吉利海峡焦头烂额,实在没心情去对西班牙做什么。
2、而葡萄牙的立场也很暧昧。从历史上说,英国和葡萄牙是多年盟友;从现实来说,德国和葡萄牙之间利益冲突更少(葡萄牙更依赖海外殖民地而不是欧陆霸权)。所以双方都希望葡萄牙能加入自己,最起码保持中立。
萨拉查对内推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于1936年追随德、意法西斯,帮助佛朗哥叛军进攻西班牙共和国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名义上保持中立,实际上亲近轴心国集团。
3、希特勒和苏联早先签盟约只是政治需求,其实希特勒更讨厌共产主义,早在西班牙内战中,由于西班牙共产党的夺权,佛朗哥求助纳粹德国派兵援助。
希特勒正好缺个练兵场,遂派德军进驻西班牙抵抗西班牙共产党。后来当希特勒占据整个欧洲大陆时,面对身后的红色猛兽自然就不会放过。
而且苏联境内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可以制成战争的需求。德国更像把苏联变成像法国维希政府那样的傀儡,占据苏联主要的工业基地,然后偏远地区让苏联自治,但最终兵败莫斯科城下,吹响了法西斯的哀歌。
在二战前期随着德国的崛起,德国领导人希特勒开始诉诸德国的需求并推翻一战的不平等条约。
首先就是要进军非军事区莱茵地区,然后又要捷克交出苏台德地区,并最终和奥地利合并成德意志帝国,当时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非常严重,欧洲对于德国的崛起都陷入的恐慌之中。
其次在东边,苏联自从十月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的国家制度时,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就被西方认为是红色猛兽。
欧洲各国都谨慎对待这个东方的红色帝国。德国虽然作为欧洲国家,但是希特勒推行独裁统治,与欧洲的民主国度又格格不入,所以两大帝国虽然强大但都略显孤独。
希特勒一直鼓吹种族主义,认为雅利安人才是最高贵的种族,对于其他国家都是冷眼相待。
由于政治的需求,苏联是一个永远都喂不饱的领土爱好者,德国在开战前特地和苏联签订盟约来防止苏联的背后袭击,因此才和苏联一起瓜分波兰,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来源:-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来源:-葡萄牙
来源:-西班牙(西班牙王国)
来源:-伊比利亚半岛
求有关政治经济生活问题的论文~急求啊!!!!
2009 年:
中国大事了望,新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大事不断,任重道远. 新中国喜迎 60 华诞 \"祝福你,伟大的祖国!\"当岁月的车轮驶入 2009 年,中国人民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60 周年. 2009 年,新中国步入发展的第三个 30 年.这是中国人民站在改革开放 30 年后新的历 史起点上的崭新出发.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 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活动梯次推进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 举措.继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局顺利之后,2009 年学习实践活动将梯次 推进. 目前,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有序推进,并将在 2009 年 2 月底基本结束.第二批,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将分别在 2009 年 3 月和 9 月开始. 科学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在全国上下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把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 必将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也必将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两会\"召开为 2009 年全年工作定 两会\" 调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愈演 愈烈形势下,2009 年全国\"两会\"将怎样全面部署 2009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受 到世界瞩目. 在 2009 年 3 月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 \"应对危 机,科学发展\"将成为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两会\"将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 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 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 保 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保增长,扩 保增长, 内需,调结构\" 内需,调结构\"将贯穿全年工作 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2009 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已经明确,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 2009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2009 年国家将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 变发展方式和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 2009 年,有关部门将在结构优化的前提下扩大投资规模;着力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 费;尽快出台并组织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更加 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虽然形势严峻,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扩大内需和宏观政策 调整都有较大空间.
西藏平叛和实行民主改革 50 周年
2009 年是西藏平叛和实行民主改革 50 周年. 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的历史性胜利, 推翻 了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苦难深重的百万农奴,西藏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掌 握了自己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和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西藏的命运,开启了西藏从黑 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 历程.5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各界爱 国人士和驻藏人民解放军紧密团结,共同奋斗,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统计显示,从 1959 年至 2007 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 计达到近 1600 亿元,年均增加近 5 亿元,年均增长近 12%.2007 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超 300 亿元人民币,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 2788 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 11131 元.
汶川地 震灾区灾后重建将有序推进 加快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已被列为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之一,未来两年 将安排 1 万亿元投资,占 4 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四分之一. 根据规划,2009 年将基本完成灾区农村居民点规划,落实异地迁建农户的建房选址并 解决过冬房问题;受灾农民全部住进永久性住房,完成农房重建总量的 80%;完成 50%的 村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任务. 目前,仅四川地震灾区就有 8400 多个重建项目开工.灾后重建工作将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 施的恢复重建,全面重建灾区群众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早日实现灾区家家有房住,户户 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
澳门回归祖国 10 周年 将依法选举新特首 2009 年 12 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 10 周年纪念日, 澳门特区政府将举办系列庆祝活动. 澳门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全力支持下,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进取, 澳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成功向前推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 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澳门社会对此反应积极.中央政府高度重 视国际金融危机对澳门的影响, 将继续全力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克服困难, 实现经济适度多 元发展,把澳门的各项事业发展得更好. 根据澳门基本法, 2009 年将进行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和第四届立法会选举. 重点领域 改革更关注民生 在经济发展遭遇困难时,通过改革突破发展的体制障碍就显得更加迫切.抓住时机推 出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好办法. 2009 年 1 月 1 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全面实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 税,每年减轻企业负担约 1200 亿元,以鼓励企业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同日,酝酿多年的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正式施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多用多缴少用少缴\" 有利于节能减排.这两项财税体制和资源价格改革都将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与此同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改革也将在 2 009 年研究推进.其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充分考虑各方意见,深化,细化,实化政策措 施,适时开展试点.
纪念五四运动 90 周年 90 年前,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幕,也为穿越世纪风云的青春史诗写下序 篇. 五四运动开启的\"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90 年后已经汇成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注 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使之发扬光大, 没有任何力量和困难可以阻挡 前进的步伐.通过纪念五四运动 90 周年,中国人民将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发扬 民主,崇尚科学,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一批关涉科学发展新法正式施行 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改后的防震减灾法,专利法,消防法等一批重 要法律将在 2009 年内施行.人们将在每一部法律的实施中清晰看到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的轨迹,聆听中国社会进步的足音.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 国政府在对待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走在世界先进之列的重要标志.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 标志着我国对企业国资管理有了最高层级法律的刚性约束与规 范.同样将于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防震减灾法,充分吸纳了汶川特大地震抗 震救灾经验,对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重建等内容作了修 改,完善的命运.
这种东西都是专业性的 没有办法写的不好 你借鉴一下怎么写的
小说边城讲的是什么具体回答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胡适为何出使美国
胡适为何出使美国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急待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援助。1937年9月至1942年9月,胡适先是受命往欧美游说,随后接任驻美国大使,凭借其在国际间享有的声望,游说于英美等国。
那么,胡适是如何从主和派转变为主战派的?蒋介石为何派他出使美国?胡适与宋子文有着怎样的矛盾?费尽心血奔走欧美宣传中国抗战的胡适,最后为何得到蒋介石“毫无贡献”的评价?
抗战之初,胡适其实是“主和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国际调解,以尽力避免对日战争。在蒋介石召开的庐山谈话会上,他仍向蒋介石建言,中央政府再做一次“和平的努力”,同日本谈判,以求收复新失之土地,保存未失之土地;彻底调整中日关系,谋五十年之和平。胡适的这种奢望确实太天真了。
1937年“八一三”松沪抗战爆发后,中国守军以血肉之躯,奋起抵抗,战事持续一个多月。胡适的心境为之改观,觉得中国守军可战,日本也不是不可战胜的。此时,蒋介石受全民抗日激情的影响,下定决心与日一战。同时,蒋介石又希望在外交上,能得到英美等国的同情和支持。于是,国民政府委派胡适以非正式使节的身份出访欧美,进行国民外交。可是,胡适却情绪化地谢绝使命,说:“战争已经很急,我不愿离开南京,我愿与南京共存亡。”后来,他的学生傅斯年前来苦劝,甚至着急地哭着说:“如果我有先生的名望和地位,我就要去了,为了抗日……”胡适这才为之所动,欣然奉命成行。
胡适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其在西方国家知识界的声望,在当时的中国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蒋介石让他去争取国际援助,那是再合适不过了。1937年9月26日上午,胡适飞抵旧金山。午餐后,他便去大中华戏院发表演讲,题目是《算盘要打最如意的算盘,努力要作最大的努力》,表明他对抗日战争的清醒认识。9月29日,在联邦俱乐部发表演说,题目是《中国能赢吗?》。30日,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作午餐演说。接着,他又连夜草拟英语广播演说稿。可是,当稿子交予哥伦比亚电台时,电台却以文稿中所批评美国中立政策措词太鲜明而要求重新修改。胡适生气了,毫不妥协地回答:“宁可取消广播,不愿修改。”没想到,这一发火,电台反倒客气起来,答应仍照原稿演说。当晚,他在电台对全美作英语广播,题目是:《中国在目前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婉转批评了美国的绥靖主义。
到达华盛顿后,胡适和驻美大使王正廷一同去拜访罗斯福总统。罗斯福关切地询问中国战局,询问中国军队能否支持到过冬?胡适予以肯定的答复,并动情地说:“中国需要美国的支持,我想总统很快会以明快的眼光判断是非!”罗斯福理解胡适的心情,但是,当时美国奉行中立主义政策,确实使罗斯福难以作出选择。临别时,罗斯福紧紧握住胡适的手,嘱咐他不要着急,态度极为诚恳。
胡适的演讲、游说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到1938年7月,他已走遍美国、加拿大各大城市,会见各方知名人士,揭露日本的侵华暴行,表明中国抗战的决心。
胡适结束在北美洲的活动后,又前往欧洲游说。1938年7月20日下午,他在巴黎收到纽约转来的电报,蒋介石敦请胡适出任驻美大使,以取代将要卸任的王正廷。起初胡适坚辞不受,后来经过多方人士力劝和痛苦的抉择之后才答应下来。1938年9月17日,胡适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国大使。
此时,日军铁蹄已蹂躏大半个中国,广州沦陷,武汉失守,胡适可谓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对使馆人员说:“我是明知国家危急才来的。国家越倒霉,越用得着我们。我们到国家太平时,才可以歇手。”他还在赠送友人的照片上自题小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1938年10月4日,胡适到华盛顿就任中国驻美大使,下车时与前来迎接的美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握手
胡适临危受命,立即进入角色,开始其滔滔不绝的抗日演说。1938年12月4日,他应邀在纽约摩尼俱乐部演讲,主题是:北美独立与中国抗日战争。在这里,他把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国的独立战争并列相比,想告诉美国民众,美国的胜利曾得益于法国的援助和支持,今日中国的抗日战争,应同当年美国一样,也需要得到美国等友邦的支持和援助。
演说后,他因过度劳顿,心脏病复发,险些丧命。夫人知道后,既担忧又害怕,想代丈夫辞去大使之职。胡适理解夫人的好意,写信开导说:“我是为国家的事来的,吃点苦不要紧。我屡次对你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家是青山,青山倒了,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得做奴隶。”
胡适搞外交,全无政客的深沉和韬晦,而是以“诚实与公开”的态度,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人们赞誉他为书生大使。据胡适的学生吴健雄博士说,自己的美国朋友告诉她,“华盛顿政府上下”对胡适“都是崇敬备至”。王世杰也说,他亲见罗斯福给蒋介石的信上写有“于适之信赖备至”的赞语。他出任外交使节是“半路出家”,全无外交经验,正是凭借其学者风范和仁者品德,才受到美国朝野的尊敬。
1939年11月12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上对抗战两年来的情况作了检讨。为了宣传蒋介石这次讲话的精神,胡适于12月5日在纽约发表题为《中国目前的情势》的讲演。胡适列举中国正规军和游击队的战果,援引统计数字揭示日本军事、经济上的弱点。胡适还非常策略、客观地介绍了苏、英、法、美援助中国的情况,在对苏联援华表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委婉表达了对美国援华的更大期望,并再次呼吁禁止向日本供应铁、石油、铜、镍、棉花与其他军需物资。
1938年10月28日,胡适(左)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向罗斯福总统呈递大使到任国书后摄
1939年10月,报纸传说蒋介石兼任行政院长将改组各部,宋子文将取代孔祥熙出任财政部长或贸易部长,宋子良将取代陈光甫出任贸易委员会主任。胡适听到传闻深感疑虑,于11月7日给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布雷发了一封密电,请他转呈蒋介石,信中建议不要让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来,宋子文并没有出任财政部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蒋介石采纳了胡适的意见。因为蒋宋之间在解决西安事变问题上原有矛盾,而且英国驻华大使克拉克卡尔希望宋子文的复出跟张学良、宋庆龄的复出联系起来,向外界显示牢固的对日统一阵线。这当然是蒋介石无法接受的,不过蒋介石赋予了宋子文另外一个使命。
1940年,蒋介石委任宋子文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并派他为处理对外借贷的“私人代表”出使美国。宋子文的美籍顾问杨格随行。同年6月14日,蒋介石在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函中表达了他对宋子文的完全信任。胡适是国民政府派赴美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宋子文是蒋介石派赴美国的特命全权代表。在这种人事安排下,两者之间不产生摩擦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何况胡适一向对孔祥熙、宋子文等皇亲国戚不满,而对宋子文的印象尤其差。
宋子文赴美之后的情况,胡适1942年5月17日在给翁文灏和王世杰的信中表述得相当直白:“某公在此,似无诤臣气度,只能奉承意旨,不敢驳回一字……我很想寻一个相当机会,决心求去。我在此毫无用处,若不走,真成‘恋栈’了。”这里的“某公”就是指宋子文。这说明,胡适和宋子文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冰炭,毫无调和余地。不过,宋子文到美国之后的工作并不像胡适说的那么不堪,通过与美国签订《钨砂借款》、《金属借款》、《中美平准基金协定》三个协定,宋子文一连争取到三笔贷款。以上三笔美国援助的取得,当然会反衬出胡适外交工作的低效,也因此增添了蒋介石对胡适的不满。
宋子文
从1941年春天开始,美日两国多次谈判,并达成临时协定草案。这个草案只要求日本从越南南部撤军,而却只字不提中国境内的日军。1941年11月22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召见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四国大使,通报和说明美国准备跟日本达成临时妥协的一份草案。英、澳、荷大使并无异议,胡适当即表示反对,并且要求面见罗斯福总统,陈述阻止美日和谈草案的理由。
11月24日,美日之间的妥协方案临近通过。胡适急电重庆当局:“情势紧迫,难于遏阻”。这种局面使蒋介石大为震怒,宋美龄也介入此事。蒋介石和外交部于11月25日密电胡适,训令他表示反对态度。26日,胡适代表国民政府向赫尔提出了严重抗议。同一天,又与宋子文一起拜谒了罗斯福总统。恰在此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给罗斯福发来电报,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说:“中国如果崩溃,将大大地增加英美的危机!”正是在这种内外努力之下,11月26日,美国决定撤消妥协方案,从而使太平洋的局势为之一变。
蒋介石对胡适在日美谈判过程中表现出的软弱极为不满。1941年11月30日,蒋介石在日记《本月反省录》中视胡适为官僚、政客,对其在外交事务上无胆、无能的不满已见诸笔端。
罗斯福是胡适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同学。凭着这层关系,再加上胡适的声望和魅力,罗斯福对胡适是另眼相看的。那时,很多盟国的大使很难有机会与美国总统直接会晤。可是,胡适却不一样,只要有事,罗斯福哪怕再忙,也会想办法挤时间与之晤谈。1941年10月,日本东条内阁成立,派野村、来栖两人赴美谈判,以此遮人耳目,实则掩盖其对美作战的准备。这期间,胡适多次拜访罗斯福,坦诚地与之交流远东局势发展的信息。
美日谈判破裂后,日本终于露出其狰狞的面目,悍然偷袭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珍珠港。
罗斯福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对法西斯轴心国共同行动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然而,一度因这种形势而欢欣鼓舞的胡适,其个人命运却发生了逆转。胡适愿为国民政府做“过河卒子”,如今“河”已过,胡适这个“卒子”就可以舍弃了。1942年8月15日,国民政府以“心脏衰弱,不胜繁剧”为由免去胡适驻美大使职务,由魏道明接任。
其实,不论是辞职还是被免职,胡适继续留在美国已经丝毫发挥不了作用。被免职的当晚,胡适致电蒋介石说:“蒙中枢垂念衰病,解除职务,十分感激。”在致蒋介石的电文中,胡适又力称魏道明“庸劣”,美国报纸已有指摘,并推荐郭泰祺或蒋廷黻取代魏道明,以此表现他的“诤臣”气度。然而木已成舟,蒋介石不可能采纳胡适的意见。为了对胡适稍加抚慰,1942年9月初,国民政府行政院给了他一个“高等顾问”的虚位。孔祥熙又给胡适发电报,问他是否缺钱花,归国路费够不够。胡适于9月14日复电婉谢。
胡适被免去驻美大使一职,美国舆论界曾对此表示震惊和遗憾。1942年7月2日,重庆《大公报》转载了一则《华盛顿邮报》的消息:“中国驻美大使胡适,最近六个月来曾遍游美国各地,行程达三万五千里,造成外国使节在美旅行之最高纪录。胡大使接受名誉学位之多,超过罗斯福总统;其发表演说次数之多,则超过罗斯福总统夫人;其被邀出席公共集会演说之纪录,亦为外交团所有人员所不及。”后来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王世杰在1942年9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美国政府对于以魏道明继任中国驻美大使事,虽照例表示同意,实则颇感不满。美国舆论亦然。……”王世杰9月8日的日记又说:“政府发表以魏道明继胡适之为驻美大使,中外均感失望。”
有人分析胡适被免职的深层原因。美国国务院政治关系顾问司坦侯恩百克发表评论,认为这是大使侵犯了1941年12月出任外交部长的宋子文的权限所致。他由中国驻美大使馆获得了确切消息,说胡适与宋子文曾拟定了双方的权限。据说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嫌胡适在华盛顿为美国政府的政策辩护得多,而为重庆政府的政策向美国解释得少。于是胡适成为这种猜忌的牺牲品。
说胡适一直站在体谅美方的立场并为之辩解,这恐怕是事实。直到被免职前不久胡适还说:“眼前第一要义,在于弘大度量,宽恕待朋友,体谅朋友在大患难之中,有时顾不到我们,切不可过分责备朋友。英美大强国,岂自甘心情愿失地丧师?岂不关心我们的痛痒?我们总得体恤朋友,朋友明白我们够得上做患难朋友,将来才有朋友永远和我们同安乐……今日我们所受困难,只是因为英美自己也受更大困难,更大耻辱。他们顾不到我们,他们的领袖心里实在认为最大耻辱。但他们日夜图谋雪耻,嘴里说不出,只是咬牙苦干。我们必须体谅他们的苦衷,才够得上患难朋友。”
胡适向国民政府转达美国政府的意见也引起蒋介石的不满。1941年初,蒋介石以“整饬军纪”为借口,动用数十万大军“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消息传到美国,引起不良反响。1941年3月,胡适在致陈布雷的电文中转达了美国政府表示反对的意见。这些意见,在蒋介石看来也是用美国政府压中国政府,他是不希望听到这些逆耳之言的。
免去胡适驻美大使职务显然有多种因素,但最终拍板的是胡适愿意为之效命的蒋介石。1942年10月13日,蒋介石在日记《上星期反省录》中对胡适作出“毫无贡献”的评价,他说:“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使美四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而外间犹谓美国之不敢与日本妥协,终至决裂者,是其之功,则此次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前,如其尚未撤换,则其功更大,而政府令撤更为难矣!文人名流之为国乃如此而已。”这就是蒋介石对胡适外交生涯所作的结论,也是胡适“忠而获咎”的可悲结局。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今日钨砂多少钱一度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