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介绍南郡史料记载有哪些,以下是小编对三国时期的南郡是哪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南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江陵县(今湖北荆州)。
南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郡,始置于秦朝,治所在江陵县(今湖北荆州),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治所在公安。
三国时期东吴在赤壁之战之后由周瑜率军攻占江陵;之后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考量之下,为了让刘备能够正面面对曹操势力,孙权把南郡移交刘备,而刘备便将郡治移到之前所建立的根据地公安(在今湖北公安县东北,与江陵隔江相望),同时曹魏占领南郡北部襄阳。
后智取南郡的故事也发生于此。南郡三国时治所在公安,晋代郡治回到江陵,唐代南郡更名为“江陵郡”,后来升为江陵府。
扩展资料
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千古流芳,成为华人崇拜的“武圣”“财神”。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孕育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进取精神,“清廉高洁,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以及“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中荆州人民展示的“大义大爱”精神,都成为荆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
来源:-南郡
有哪些史料记载襄阳隆中秦汉时期归南阳郡管辖呢
“隆中属南阳郡邓县管辖”这是包括南阳人自已编写的南阳地方志都收录的记载。所谓南阳郡管不到隆中是篡改历史!
所谓南阳郡管不到汉江南岸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东汉的南阳人第一个不答应!
- 南阳人引以为傲的东汉名人张衡在他歌颂南阳的名篇《南都赋》中有“耕父扬光于淸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这句话讲的是当时南阳的两个著名传说,其中“汉皋”就是指汉江南岸的江皋山也就是万山。
南阳人张衡的《南都赋》证明:南阳郡管到了汉江以南。否则汉江南岸的汉皋山传说不会作为南阳的传说收入《南都赋》!
- 与此相呼应的是,唐《元和郡县志》说“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再根据“汉江以北为南阳郡,江汉以南为南郡”的说法,很容易得出“汉皋山以西、汉江以北属南阳郡”的结论。
- 事实上汉皋山以西属南阳郡的武当县(在今十堰)、阴县、酂县在今老河口)、筑阳县(在今谷城)都跨过了汉江。而在汉皋山以西,南阳郡南部是与益州接壤,而不是荆州南郡。
因此“南阳郡与南郡按汉江划界只能是在汉皋山以东的地域,而汉皋山以西不存在两郡划界问题。”
即然张衡的《南都赋》与唐《元和郡县志》共同证明襄阳县西十一里的界山汉皋山以西属南阳郡邓县,那么在襄阳县西二十里的隆中属于南阳郡无疑!
- 在东晋,历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首次明确指出“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与张衡《南都赋》、唐《元和郡县志》相吻合。
- 此后不久,南北朝郦道元在他的古代历史地理名著《水经注》中说“沔水又东径隆中,经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卽此宅。”
《水经注》明确告诉世人,“先亮三顾臣于草庐”的草庐即诸葛亮旧宅,就在汉江南岸的隆中!
同时《水经注》又说“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
这里《水经注》再次明确告诉世人,西晋镇守襄阳的刘弘与李安参观的也是“此宅”,即汉江南岸的隆中诸葛亮宅!并明确指出所谓“于沔之阳”指的是“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而不是指诸葛亮宅在“沔之阳”。南阳方面断章取义,可惜得不到史料证实!
- 再后来,南北朝刘宋时,以严谨著称的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释时,在“躬耕陇亩”之后引用了“《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表明裴松之认可了“诸葛亮家在汉江南岸的南阳郡邓县隆中”的说法。同时也首次提出了隆中就是诸葛亮“躬耕陇亩”所在地!清乾隆在确定二十四史时,裴松之注《三国志》被收入其中。
- 此外,南北朝《荆州图副》曰:“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
以上关于“诸葛亮家,诸葛亮躬耕地,刘备三顾地”最早期的记载中,都已将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的具体地点明白无误的确定为“在襄阳西二十里,沔水南岸,属于南阳郡邓县的隆中。”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根本就没有所谓争议!历史的本源是很清晰的。
之后史书中又出现南阳隆中和襄阳隆中的记载,实际上是因行政区划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记述标准所致。而“南阳隆中”只是“南阳邓县隆中”的简称。其实不论是“南阳隆中”还是“襄阳隆中”都是指同一个地点,即“襄阳城西二十里,南阳郡邓县隆中.”
- 据《乾隆襄阳府志》记载“东汉建安中,割南郡编县之北及南阳之山都立襄阳郡,初治宜城,未几移治襄阳,惟时郡境北界汉水,西界万山。晋则西北益以邓城.....”
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襄阳郡,在西晋邓县就划归了襄阳郡。因此不同的历史学家在记录历史时就出现了分化。
- 比如陈寿是以魏晋为正统在《三国志》中就出现了襄阳郡、义阳郡此类行政名称,而范晔以汉为正统,他在《后汉书》中记载三国事迹时则没有使用襄阳郡、义阳郡的名称。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有人就说这证明隆中属襄阳。可是他们忘了这里的襄阳隆中就是七百年前汉晋春秋所言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郡邓县隆中!司马光与陈寿一样采用的是以魏晋为正统的行政区划。
其实“南阳隆中”和“襄阳隆中”虽然表述不同,但地理位置相同,就足以证明是一个地方。
- 南宋萧常在《续后汉书·诸葛亮传》说:“玄卒,遂家于南阳隆中。”而在该书《音义一》“南阳隆中,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隆中。”
有哪些史料记载襄阳隆中秦汉时期归南阳郡管辖
两汉时期,汉江是南阳郡与南郡的分界线
。即汉江之北为南阳郡,汉江之南为南郡。襄阳在汉江之南,隆中在襄阳西南。按当时荆襄九郡地图分布位置,襄阳隶属南郡
!!!
南郡18县之一的“销县”在哪里求高人指点 。
南郡十八县是东汉时期的行政单位,据地理志记载南郡十八县是: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编、巫、宜城、邔、佷山、中庐、高成、襄阳、秭归、临沮等十八县,没有“销县”。
那么“销”是不是县级单位或属南郡?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地理志没有解析,因为答案在西汉初的《二年律令》之中,据荆州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轶律》记载南郡辖县:江陵、醴陵、销、宜成、巫、姊归、临沮、夷陵、夷道、竟陵、安陆、沙羡、西陵、孱陵及下隽等县的结论,东汉时期南郡领县虽多,实际上面积已经大大不如以前啦!
关于南郡郡城根据史料记载结合荆州纪南城西汉男尸、荆州张家山汉墓及荆州纪南城松柏汉墓等汉初出土文物记载及汉书地理志、晋书、唐史等史料和纪南城发现的文字砖皆明确指出,其中以出土《二年律令》、松柏汉墓文字记载最具代表性,这些出土文献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南郡发出的文书由到各县,各县由近及远(县县传、县县通)相传递;“另书江陵,邮传之”。汉代,五里为邮,十里一亭。由此可见,江陵县在南郡附近。而西汉男尸的出土文物“告地书”也明确了“江陵县”就是现在的荆州区,而荆州区,境内有郢城、荆州城和纪南城,三座古城的距离均符合“一邮”之地的特点。这一明证明确了南郡的具体位置。他们与史料关于“南郡、江陵”有吻合性,不同的是管辖地域有所不同,对比汉书地理志和二年律令轶律,你可以看到,销、醴陵、竟陵、安陆、沙羡、西陵、孱陵下隽均不见于地理志南郡,而华容、邔、襄阳、鄀、编县、佷山、高成不见于汉初的轶律。其中,华容由州陵析出、高成由孱陵析出,其他县或改名或析出(如西陵、竟陵、醴陵、孱陵、安陆、沙羡、下隽,分别改属江夏郡和武陵郡),因此断定,销县可能改名,或析出。
再给一些参考,荆州纪南城松柏汉墓(年代汉武帝初期,墓主周偃,江陵市西里人,与荆州纪南城凤凰山男尸同属一地,后者是汉文帝十三下葬,),其出土文物中就有关南郡的记载,南郡免赋薄,上面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南郡所辖县、国的免赋人数。明确写到:江陵、巫、姊归、夷道、醴阳、孱陵、轪侯国、襄平侯中庐、便侯国、沙羡、安陆、夷陵、州陵、宜成、临沮、显陵(临江王刘阈于陵寝,汉武帝哥哥,景帝前元二年病逝于临江国都江陵,显陵是距江陵最近的县,因此疑似)、邔侯国等十七个县、国,其中与轶律和地理志有所相同,亦有所不同,这表明汉朝郡县在武帝时期已经有所调整。
三国时期的南郡在哪现在还有吗
三国时期的南郡位于荆州北部,下辖江陵,当阳,枝江,作唐,华容,监利等县。在今湖北省荆州市,荆门市一带。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郡史料记载有哪些 三国时期的南郡是哪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南郡史料记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