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介绍宝斗饼起源是什么,以下是小编对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宝岛饼的由来 大家简介一下宝岛饼的由来给我谢谢 就是那种小故事什么的
宝岛饼,即宝斗饼,是广东汕头饶平县城黄冈镇生产一种饼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个饼种,八角四方,如赌具宝斗,故名。它的用料,非常精美、讲究,以猪油或豆油混和精面粉作饼皮,饼馅用绿豆豆泥(砂)加油、白糖、白内丁、冬瓜丁、葱珠油和冰片,捣匀后装进瓮里密封冷藏,存放一段时间后才取用。这种宝斗饼,吃起来松软、清甜、凉爽,不粘牙,不油腻,非常可口,一直畅销国内外。许多归国华侨和港澳同胞常慕名购买,因而久盛不衰。
为什么要把饼食制成四方八角像赌具一样的宝斗形呢?据说旧时黄冈有一户人家,丈夫赌钱输得一贫如洗,人穷志短,因此而变得精神不振,垂头丧气,不是喝闷酒便是睡大觉。妻子是个有心计的人,为了启发丈夫振作精神,便用面粉、白糖、绿豆等原料做成几块状如宝斗的饼食,送给丈夫吃。并说:“这是我用面粉做的宝斗,既能看,也能食,你尝尝看味道如何?”丈夫吃后,连声称赞:“真好吃,真好吃。”妻子乘机劝说:“既然好吃,不如开间饼店专做宝斗饼出售,说不定能赚钱呢!以前你输了钱,作个教训,拿钱学乖。以后如果生意做得好,钱是可以赚回来的。”丈夫听后觉得有道理,便一心经营起制宝斗饼的生意来。过了一段时间,竟然生意兴隆,经过不断改进,宝斗饼成了名闻遐迩的名牌饼食。抗日战争时期,黄冈凉果店老板吴成泉在汕头市开了一间凉果、糕点铺,聘请这位宝斗饼名家到汕头当师傅,专门生产宝斗饼,销路也好,盛极一时。
厦门中秋节博饼的来历
中秋,是厦门最隆重最热闹最有特色的一个节日,就是春节也无法和中秋相比。在厦门,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之说。中秋的大,源于中秋有一个民俗活动――博饼。说到博饼,那话就多了。
先说它的起源。传说是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郑成功的士兵基本上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思念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抚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 通过\"掷骰子\"活动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中秋会饼每会有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l个,直径20厘米,宛似一轮明月,饼上雕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榜眼)2个,直径13厘米左右;另外还有三红(探花)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会饼的直径依次减少,最小的大约1.7厘米。它们分别代表文或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
每当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海风习习,涛声阵阵,勇士们就围着中秋会饼博状元。后来,这种游戏从军旅传入民间,成为厦门特有的民间习俗,流传至今。
虽说中秋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但八月初五以后,厦门的大街小巷\"克啷啷\"的掷骰子声,就日复一日地喧闹起来。到了八月十五前后,不用任何人发动、组织、宣传,也不在乎是拜上帝的、信佛祖的,家家户户都在博饼。可以说博饼在厦门是中秋节家庭团圆、友人相聚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现在就来说说博饼到底有哪些规则。
博饼的瓷碗一个,越大越好;骰子六粒。推荐一位长者用两粒骰子掷出第一位投掷者,然后大家依次向碗中投掷。
四粒红四点,二粒红一点,叫状元插金花;五粒红四点,叫五王;五粒一点(或二点、三点、五点、六点),叫五子;四粒红四点,叫状元。以上四种都可以得状元,就看谁掷的大。状元插金花是最最大的,很少见,后面三种依次大小。如果是同一种,比如都是五王或五子或四个红四,就看谁的另外的骰子加起来的点数大。如果点数相同,先掷出的得状元。有时会有人掷出六粒六点(或二点、三点、五点),叫勃黑六,这时会饼有大家平分或哄抢。风俗认为这是不好的数字。同时出现一、二、三、四、五、六点,叫对堂;三粒红四点,叫三红;四粒一点(或二点、三点、五点、六点),叫四进;两粒红四点,叫二举;一粒红四点,叫一秀。
如果没有出现上述排列组合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则投掷者什么也得不到;如果投掷过程中有骰子溢出瓷碗,则投掷者不仅什么也得不到,下一轮还要轮空。
博的过程中,一秀、二举、四进、状元插金花,谁先博到谁先拿,直到拿完为止。三红、对堂分配完后,后面博出的三红、对堂可依次追缴前面的三红、对堂。不过,这个追缴规则现在很少用了,基本上是谁先谁得,少了几分热闹,多了几分人情味。不过,状元的争夺还是很激烈的。只要东西没博完,谁的状元都不算数。只要后面的状元超过你,状元就是别人的了。有时,会有人博出几个状元,那就看你最后那个状元了。有可能比前面的大,也有可能比前面的小,状元也是摇摆不定的。
博饼也可以兼得,当五子得主的另1粒骰子是红四点时,他还可以得一秀一个;当四进得主的另2粒骰子均为红四点时,他还可以得二举一个;当四进得主的另2粒骰子中只有一粒红四点时,他还可以得一秀一个;如果一个排列组合可以符合多种情形时,按最大者算。如两粒红四点,得二举一个,而不能得一秀两个。如果状元是状元插金花,则可以兼得对堂。一般不追缴,只把没有博走的对堂拿去。
中秋博饼,博的是一个开心,博的是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即使博出状元没有拿到,也说明你一年的运气不会很差。现在这种游戏活动不仅深受厦门人的喜爱,周边地区也深受影响,逐渐开拓出闽南人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饼中的月饼早就被其它的物品所取代。比如:牙膏、香皂、洗发水、沐浴露、床罩什么的,只是基本规则没有改变。
博饼的起源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起初,我一直以为博饼的“博”该是“搏”,有战斗的意味,后来一查字典,方知道,用“博”字自有其道理,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很多外乡人来厦门,都会被这种带有浓厚节日色彩的风俗所打动。我的许多大学同学,也都在学习期间,喜欢上这项趣味性大、参与性强的活动。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欢迎大家到厦门来体验这独特的中秋文化,首届厦门(鼓浪屿)中秋博饼文化节即将在美丽的琴岛拉开帷幕,但愿更多的人了解厦门,了解中秋博饼文化!
月饼在厦门的博饼风俗中,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曰:会饼。这是中秋博饼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传统的会饼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的,一套会饼计有: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秀(才)饼32个。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会饼中,“三红”饼的味道最好,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永乐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试,状元名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于是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在厦门人的说法中,这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辈,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实学。因此,状元饼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红饼总是味道最好。
现在,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形式,但“会饼”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更多新的“会饼”,不再是月饼,而是由实用物品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发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冻、薯片、可乐什么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会饼”,只要按照会饼规定的数量组合就成。这或许是因为大家就是想在节日中找个乐,而这个乐子变得更实际些吧。
“博饼”的由来是什么
1、由来: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2、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中秋博饼是厦门特有的习俗。
博饼的由来
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的。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宝斗饼起源是什么 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宝斗饼起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