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介绍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哪个方向(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周期是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潮汐
以前一致认为潮汐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的,但是,把潮汐现象全归结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是很牵强的。我认为每天的潮起潮落是大气运动引起的,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关系不太大。因为地球是在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作用下被动自转的,它表面既承受着大气的摩擦力,还承受着垂直对流大气升腾沉降过程的冲击震荡,大气垂直对流每昼夜是一个周期,昼升夜沉,力度、周期都比较稳定,是大气垂直对流对洋面形成的稳定的起伏震荡,引起了每天的潮起潮落。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
地球是靠太阳热能在地表120度经差范围形成的气压梯度力所导致的纬向环流自转的。只有这个气压梯度力保持稳定状态,地球拥有一个稳定的动力来源,它才会匀速自转。如果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昼夜温差变小,将会导致这个气压梯度力变小,纬向环流速度变慢,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变慢。如今,已经有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确实慢了,但原因不明,我认为这一现象正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如果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地球上失去温室效应,昼夜温差就会增大,这个气压梯度力也变大,必然导致纬向环流速度加快,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加快。当前地球有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的现象。但是尚不清楚自转周期发生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据我分析,这种现象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变化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当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所以地球自转呈减慢趋势。
地壳变化
由于大气长期摩擦地表,推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壳承受了巨大的力,长期以往,地壳不堪重负,地幔又不能给它提供稳定的支撑,再加上地壳结构本身就处于复杂的不稳定状态,受外力作用时容易搓动,这样就造成了地壳整体损坏再造或部分损坏再造运动的结果(造山运动)。随着海陆分布越来越合理,大气推动地球转动时对地壳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地壳就会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状态。地球有史以来曾多次经历这样的大型地壳整合再造活动,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分布比较合理的地貌。
地球板块漂移
因为地球是被大气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推动着自转的,大气对地球表面有巨大的摩擦力,同时,起因于大气环流与风带的各种洋流推波助澜。这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是地球各大板块“漂移”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板块“漂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大气环流运动。而真正的漂移是不存在的,地球各大板块不可能长途跋涉,进行漂移,只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一些错动和上下波动,这个过程会造成一些构造地震。频繁的构造地震对地壳损毁、再造、整合又起重要作用,是地壳的损毁再造和构造地震造成的地球表面升沉起伏和海陆变迁,给了人们板块漂移的假象。
地球上的构造地震
地球上的纬向环流以超过465米/秒的速度带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表的各大陆地板块,因高出海平面而承受了更大的纬向环流的推力,加之地貌复杂多样,地表凹凸不平,地壳就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变形现象,这就是构造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承受的自西向东运动的风力最大,在西风推动下,对它东边的地壳影响就大。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发生构造地震的次数就比较多。南北极的纬向环流同步风速极小,摩擦力也极小,地壳承受的外力也很小,所以没有构造地震发生。
地球朝什么方向自转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地球就像一个陀螺,以一条连接南北极的假想直线为轴不停地旋转,这就是地球自转运动。地球自转轴的北向始终指着北极星的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
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约需要23小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则需要24小时,即一天。大约一百多年前,科学家通过观察月球运动,发现了地球自转速率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停地变化着,即日长是个不断变化的数值,而不是一个常数。
自有记录以来,地球自转的速率缓慢地变慢,日长不断变长。地球日长变长则白天和黑夜时间都变长了,人们的作息习惯需要重新调整;此外,一年中的天数变少了,日历要重新编写。
从古天文资料中可以看出日长存在长期变化,但长期变化速率尚不能确定。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用人卫激光技术和激光测月得到的数据,方才精确确定日长的长期变化速率为2.24±0.08毫秒/世纪。
也许有人认为日长变化的速率太微小,对普通人来说,“嘀嗒”一声1秒就过去了。但是,对于使用精密时间的部门来说,仅仅1秒的误差却可以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宇宙飞船1秒钟飞行将近8公里,如果时间上差了1秒,就可能出现极大的误差。
引起日长变化的原因很复杂。潮汐摩擦会导致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经研究发现,除了长期变慢的趋势,地球自转速率还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内部性质的研究,发现以十年乃至几十年为周期的日长变化主要由于地核和地幔间的耦合作用以及液核的运动造成。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观测发现,太阳、月亮以及其它行星的运动,对周期大于十年的日长波动也有较大的贡献。
其次,由于赤道附近的海气相互作用(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导致了日长在年际尺度上的波动。由于大气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日长也存在相应的规律变化。
来源:人民网-为什么日子越过越长?天文学家这样说
地球自转方向 向什么方向转
地球的自转是绕轴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下面我整理了关于地球自转的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转动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从北极上空俯瞰,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更替现象
同一个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昼夜更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有利于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知道时区的划分: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三、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地球自转方向是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国际上统一规定自转与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以太的存在范围无限大,并且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地球及太阳均处于以太当中,地球及太阳都会受到来自以太的作用力,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着以太的运动方向开始运动。
地球自转的意义
地球不透明,任何时候太阳都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使地表产生昼和夜的区别。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昼夜更替周期将不是一日而是一年。在这种情况下,与地表热量平衡相联系的一切过程都将发生和现在全然不同的变化。水平运动物体方向产生偏转,科里奥利首先发现地球自转情沉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因此称为科里奥利力。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哪个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周期是什么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