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故宫关门叫下钱粮(什么叫下钱粮)

文章 2年前 (2022) 飞天叮当猫
286 0 0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为什么故宫关门叫下钱粮(什么叫下钱粮)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为什么故宫关门叫下钱粮(什么叫下钱粮)

钱粮、钱粮胡同、钱粮身子、钱粮师爷、下钱粮这些都看得懂吗

钱粮,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钱是钱,粮是粮,没钱不能买粮,没粮就要饿死,所以钱粮不分家。一个人总要有钱有粮,心中才不慌;一家公司总要有钱有粮,生意才不差;一个国家总要有钱有粮,百姓才不怕。

那么,历史上还有许多跟钱粮有关的事物,大家可能看着会觉得挺好玩儿,今儿个就讲一讲:

钱粮

这个钱粮自然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金钱和粮食。。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资,必得巨万。

这是说董卓入洛阳后自己缺钱少粮,人家给他出的馊主意。主意虽然不太光彩,但是对于乱世中及时补给却是效率极高,而如果一旦补给不及时则很可能自身难保。

这里也看到“钱粮”总是随着“富户”的,有钱人家自然钱粮多,要抢就要抢他们。你看,抢富户,自古有之。今天的富商过的也不是那么安稳。

钱粮胡同

这是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的一条胡同。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南与轿子胡同、人民市场西巷、钱粮南巷、钱粮西巷相通,北与钱粮北巷相通。

为何起名钱粮胡同,自然是与钱粮有关。这条胡同在明朝叫做钱堂胡同,因为那时的钱局在此设立而得名。到了清朝,管理财政的机关户部有个下属宝泉局管铸钱。宝泉局有四个厂,其中南厂在这里铸钱以发放薪饷为主,清代管薪饷又叫钱粮,所以就把南厂所在地称钱粮胡同。

钱粮身子

这个词也是跟钱粮有关,是对钱粮的一种延伸。

清朝有八旗,八旗子弟生下来就给发钱粮,这个就是俸米,意思是你生下来就由国家养着你,相当于现在生下来就领工资了。钱粮身子,就是指这些吃钱粮的人。

钱粮师爷

懂了钱粮身子,这个也就看明白了。钱粮师爷,自然是管理钱粮的人。但可惜钱粮后边跟的词是师爷,就证明他们不是主官,而是辅助人员。所以,钱粮师爷是指专门帮助官员处理财政税收事务的幕友。这些人不仅需要熟悉复杂的赋税征收还要清楚财政核算上的种种系文缛节及陋规惯例。

下钱粮

这个词常出现在清宫剧中,喜欢追剧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不喜欢追剧的朋友一定猜不着。

一般在剧中,这个词完整的表述是——“关门上闩下钱粮”,都是出现在关城门的场景中,天黑了老太监就冲着管城门的喊着一嗓子,然后就开始关门了。

那么,这里的钱粮是啥意思呢?和上边那些真钱真粮有关系吗?

答案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这里,“下钱粮”其实就是下锁的意思。因为清朝皇帝认为他是真龙天子,龙怎么会被锁住呢?因为那时候的门锁都很重,所以就用“千两”来表示锁。再到后来因为大家的误传就演变为“钱粮”了。

所以,这个“下钱粮”却是和金钱粮食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不能认为清朝关个城门就要发钱发粮了哦。

怎么样,钱粮好玩儿吗?看完之后,是不是也想为自家多挣些钱粮呢?

为什么要普免钱粮、漕粮

蠲免灾赋、欠赋是清朝统治者用以缓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康熙统治时期,又在此基础上实施普免钱粮,这一做法在乾隆时期,进一步得到推广。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月,康熙以明年为皇太后七十寿辰、即皇帝位五十周年为由,决定普免康熙五十年的全国钱粮。为此颁谕户部:“方朕八龄践祚之初,太皇太后(康熙祖母)问朕何欲,朕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倦倦此心,未尝一日少释。每思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蠲免钱粮)为急,数十年以来,除水旱灾伤例应豁免外,其直省钱粮次第通蠲一年,屡经举行。更有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者。前后蠲除之数,据户部奏称,共计已逾万万,朕一无所顾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鉴于“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明年为康熙五十年,再沛大恩”,“将天下钱粮一概蠲免。”具体做法如下,“自明年始,于三年以内通免一周”。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钱粮,除漕粮外,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免地丁钱粮八百三十七万七千一百两,“并免历年旧欠共一百一十八万五千四百两有奇”。其余省份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蠲免应交纳的钱粮。

普免钱粮的做法在中国封建社会系首创。

乾隆五次普免全国钱粮。

乾隆在其实行统治的六十三年,五次罢免全国钱粮,第一次系乾隆十一年(1747年);第二次系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第三次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四次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第五次系嘉庆元年(1796年)。

乾隆十年,清帝为罢免钱粮颁谕:“朕临天下,十年于兹,抚育蒸黎(蒸同燕,众、多之意),民依念切,躬行俭约,薄赋轻徭”,“朕思海宇义安,民气和乐,持盈保泰,莫先于足民。况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聚于上,即散于下”,“为是特颁谕旨,将丙寅年(十一年)直省应征钱粮,通行蠲免。”

当时清朝廷的库存仅三千一百九十万二千五百一十八两,对一个人口已达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大国并不丰盈,乾隆七年(1744年)的特大水灾,用于赈灾的银两就超过一千万。尽管如此,乾隆仍坚持将有数之财散于下的做法,并将阻挠罢免一钱粮的御史赫泰交部严加议处,降两级调用。

天体仪按照规定,乾隆十一年,免纳钱粮的省份有直隶、奉天、江苏、陕西、甘肃、福建、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共免白银一千零四十二万两;乾隆十二年,免纳钱粮的省份有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广西等省,共免八百六十二万两;乾隆十三年,免交钱粮的省份有山东、湖北、江西、山西等省,共免白银九百一十九万余两。

第二次罢免一钱粮,正值平定大小金川、平定准部、开拓新疆之后;适逢乾隆六旬大寿;乾隆中叶以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矛盾遂于乾隆四十三年,第三次罢免一钱粮;乾隆五十五年,系乾隆八旬大寿,因之第四次罢免一钱粮;嘉庆即位、乾隆退居太上。系千古难逢之盛典,故第五次罢免一天下钱粮。

罢免钱粮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据记:“诏下之日,万方忭舞。”

蠲免漕粮。

在罢免一全国钱粮的基础上。乾隆三十一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三次罢免一全国糟粮。因此而受惠的省份是承担漕粮的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省,三次共蠲免漕粮一千二百万石左右。

五次罢免一全国钱粮、三次罢免一漕粮,总计共免白银一亿四千万两;粮一千二百万石。

免粮不免租。

在蠲免钱粮中收到实惠的是“业户”(有土地的人),“彼无业贫民,终岁勤劳,按产输粮,未被国家之恩泽”。在乾隆十年,下达罢免一钱粮的谕令后,福建上杭就发生要求四六减租的暴动。据福建提督武进升奏报:“汀州府上杭县,因蠲免钱粮,乡民欲将所纳业户田租四六均分。有土棍罗日光、罗日照等,聚众械殴业主,及至地方官弁,拨差兵役拘摄,复敢聚众拒捕。”乾隆对此奏作如下批复:“朕罢免一天下钱粮,原期损上益下,与民休息”,“至佃户应交业户田租”,“岂任佃户自减额数、抗不交租之理”,“罗日光等借减租起衅,逞凶不法,此风渐不可长,著严拿从重究处。以惩凶顽,毋得疏纵。”乾隆始终坚持“其减不与减,应听业主的酌量”,“有田之户,经营业产,纳粮供赋,亦图自赡身家,岂能迫以禁令”。“况佃民多属贫无聊赖,其中贤否不一,丰收之岁,尚不能免凌其业户,抗负租息”,仅令“所在有司,善为劝谕各业户,酌量减彼佃户之租,不必限定分数,使耕作贫民,有余粮以赡妻子”。“若彼刁顽佃户,借此观望迁延,仍治以抗租之罪”。

蠲免钱粮、漕粮,只是缓和清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矛盾,而业主与佃户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紫禁城的那些秘密看完就没导游什么事了

“四九城”中,屹立着一座辉煌巨大的“四合院”,人们通常称它为“故宫”、“紫禁城”等。
说起这个大院子,那可是一路“牛”过来的,从老朱家“猛人”朱棣迁都后,大明朝两百多年就住着它;清朝后,从威武耀世的太祖多尔衮再到骂声不绝的慈禧太后,也都住着它;如今,它从皇家园林摇身一变成了“故宫博物院”,游客依然络绎不绝的宠着它。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座院子实在太大了,虽然每天都有上万计的人流量,可院子里隐藏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讲讲故宫中隐藏的十个小秘密,尽管它们都藏在大家不太注意到的小地方,但小编保证绝对有料!
一、断虹桥上的捂裆狮
这个狮子实在比较出名!因为它造型奇特,竟然抓着头挠着腮,呲牙咧嘴显得表情痛苦,而最突出的是它有一只手还抓着自己的裆部。

是不是感到很怪异呢?这完全和故宫的整体风格不搭,“嘻哈”的作风还有点不合礼法。这只小狮子站立在一座名为“断虹桥”的石桥上,桥位置处于故宫太和门外、武英殿东,单卷石桥,桥身横跨于内金水河之上。关于这座桥的来历,据推测基本是建于明之前,为元代皇宫正前门的一座石桥。“断虹”二字与这座桥十分般配,这座桥就像断掉的彩虹一般。

传说,当年道光帝想培养长子奕纬为接班人,但奕纬不学无术,不听教导,有一次竟然当面顶撞师傅。道光闻后,叫来奕纬,愤怒之下一脚就踢中其裆部,没过几天,奕纬就一命呜呼了。后来道光后悔至极。所以每次在路过断虹桥时,看到这只狮子便会想起自己的儿子,想到伤心欲泣,遂命太监用红布把狮子盖上。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二、九龙壁上的木头龙腹

九龙壁位于皇极殿前,是一个几乎每个来故宫的游人必到的地方。九龙壁是由复杂的玻璃工艺烧制而成,每一条龙都是由许多块玻璃构件拼装成的。而在九龙壁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身上,却有一块构件不是玻璃烧成,而是木头雕刻而成的,你能看出来了吗?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当时工匠想偷工减料?当然不是!要知道木头雕刻的成本要比玻璃烧制高得多。
事实是这样的,在当年建造九龙壁的时候,因为烧制工艺实在太复杂,有一块构件被烧坏了。可上头定的工期将近,再去重新烧制已经来不及了,这可怎么办呢?
众多工匠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突然一个工匠突发奇想,要是用木头雕刻好后,再涂上白漆不就可以假乱真了?
于是工匠们找了一位木工老师傅,用上好的楠木,连夜雕刻了这块木头龙腹,并刷好白漆拼在了白龙身上。你还别说,安好后还真看不出来,而这块木头龙腹也使众多工匠们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

虽然木头龙腹在当时骗过了验收的官员,可却骗不过时间的流逝,经过几百年,木头上的白漆早已掉光,也让大家看到了这块不同寻常的龙腹。
在古代,为了给皇帝做工程,工匠们时常要会发挥他们各种逆天的智慧,当然,想不发挥也行,不过要时常冒着被咔擦的危险哦!
三、太和殿广场上的仪仗墩

在太和殿的北面,是巨大的太和殿前广场,面积足有三万平方米。而在广场地面,左右各有一行小方砖,整齐的排列在地上,呈“八”字形一直延伸到太和门。大家有没有很好奇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种白色小方砖叫做“仪仗墩”。在古代,皇帝出宫或举行大朝的时候,那可不能是一个人溜溜达达、偷偷摸摸就出来了,而为显示皇威,必须得有一套叫做“法驾卤簿”的仪仗队伍。

队伍中有人举着旌旗、令牌、礼器等物,威风凛凛;也有的人抱着皇帝要用的椅子、尿盆什么的,也是气宇轩昂。(毕竟皇帝也是人,总得吃喝拉撒睡嘛)而这些人就站在这些小方块上,一个方块站一个人,就类似咱们小时候老师用白粉笔画的一个个小白点。
四、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

隆宗门是保和殿西面的一道门,是前三殿和后三宫通往慈宁宫的重要通道。
然而就在这么重要的一个门上,却插着一支1813年的箭头!
何人如此大胆?敢在这里射箭?

原来,在1813年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经过了康乾盛世之后,大清朝像是一个用力过猛的长跑运动员,虽然还在奋力向前奔跑,但已是强弩之末。
在嘉庆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天理教起义。按理说起义嘛,在各朝各代都不新鲜,也就是个一般事件。但这支起义军却相当生猛,很不一般,竟然长驱直入打到了紫禁城的隆宗门附近。
隆宗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过了这道门就是三大殿和后三宫,就能直接打到嘉庆皇帝的的炕头了,天理教叛军眼看胜利在望,战斗积极。而清朝也知道隆宗门的重要性,也集结大批军队准备守城。双方都摆开了玩命的架势,打了一架后,由清军取得了胜利。
事后清军清理战场时发现,有一支箭射在了隆宗门牌匾上,嘉庆皇帝却并没有让人去除,而是将它保留了下来,以示警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天下还有各种牛人都想抢他这个位置。
五、太和殿前水缸上的刀痕

故宫中几乎每个大殿的前面都有几口巨大的水缸,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救火而准备的。
这些大水缸名叫“太平缸”,有铁的、铜的,还有铜质鎏金的,每口缸都有一千多公斤重。
太和殿前面的四口大缸,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缸上面有一道道被刀刮过的痕迹。这是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留下的铁证!

那时候,一群侵略者围在水缸周围,拿出刀“咔呲咔呲”的刮金子,转眼一口金色大缸变成了黑色。紧接着一群人又扑向了另一口大缸……
小编突然想起来,好像蝗虫也是这样的工作流程!
六、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

在故宫里每一个宫殿的前后两面,都有石制的台阶,在台阶的正中是一个斜制的长条石,上面雕刻着龙、凤、海水江崖等各种图案,这个东西叫做“灵墀”。
故宫里有一个最大的灵墀,非常值得一看!这块灵墀在保和殿的后面,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据说开采于房山,重达三百多吨,被称为“云龙石雕”。

在没有起重机的当时,这个三百多吨重的大家伙是怎么运来的呢?
原来,这个大家伙在运送的时候足足出动了一万多名工人,而且特意选在了最寒冷的三九天。他们用的方法是——在房山到北京的路上,每隔一里工人们便凿开一口水井,在地面洒水成冰,利用冰的来减少摩擦力,再将巨石一点一点拉到北京。
现在来看,清朝工人的智慧已经逆天!
七、乾清门前面的耷耳狮

故宫里的狮子都是威风凛凛的,个个竖着耳朵虎视前方。但凡事总有例外,在乾清门前面就有两只“例外”的狮子!
这两只鎏金狮子乍看没什么区别,仔细看却发现,它们的耳朵是像哈巴狗一样耷拉着的…作为一只狮子,却摆这么个乖乖卖萌的造型,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呀,之所以这么设计,是有历史来由的。乾清门作为通向后三宫的门户,摆放两只耷拉耳朵的狮子正是想告诉后宫嫔妃们:不该听的别瞎打听,不该管的别瞎问。
有些事知道了也当没听到,这就是后宫中的生存之道。
八、太和门前的石盒与石亭

我们进入故宫后,一般都会迫不及待的穿过太和门,去看巍峨的三大殿和后宫诸殿,却忽略了太和门前的两个东西。
在太和门前面,一对石狮子旁,摆着一个石盒和一个石亭,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

据说,左边这个石盒是真的可以打开的,当然,如果你邀请十几个人一齐使劲,同时也没有保安来把你们赶出去的情况下。
史料记载,石盒里装的是五谷,红线和金银元宝等物,代表钱粮布匹,也就是一些镇物。

而右边这个石亭叫做“诏书亭”,皇帝颁发诏书时要先将诏书放在这个亭子里。
九、雨花阁殿顶的鎏金铜龙

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他们往往一生都与龙为伴。故宫中最多的便是关于龙的雕刻。有故宫专家做过一项尚不算完全的统计,故宫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就有13844条之多。
故宫号称有宫殿86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5万条,事实上的数目当然远不止此。

而在这片龙的时空里,雨花阁殿顶的鎏金铜龙尤为奇特,它身长3米,匍匐着身姿作势欲下,似乎只是暂停在檐角,所以被称为“跑龙”。
十、太和殿里的神龟仙鹤
走进故宫,走上太和殿,每个人都会首先去看看皇帝做的那尊宝座,其实,那没什么可看的,离得大老远,你也只能在门外瞅瞅。
其实太和殿这儿最值得看的就是殿门口矗立的一对铜龟、铜鹤。相信很多人都把他们忽略了,但它们却是太和殿这里最能体现皇帝们梦想的东西。

首先来说说铜仙鹤,古人们对于鹤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仙鹤代表一种“成仙”的愿望,在咱们所知道的很多道教和佛教典籍里,谁成仙人了一般都是驾着一只鹤飞上天,驾鹤西去。
太和殿前,皇帝们安一座仙鹤,寓意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得道成仙,能永世统治帝国!
在仙鹤的后面,还有一只龙头龟,记好喽,这可是龙头的龟!可不是普通的乌龟。龟嘛!就是长寿的象征。

铜龟和铜鹤,强强联合,象征江山永固,万寿无疆。而且,这对龟和鹤身体里是空的!为什么做成空的呢?难道是铜不够了,工艺做不出来,只能搞个空心的?
完全错误,之所以做成空的,就一个原因,里面要焚香。
咱们知道太和殿是举行诸如皇帝登基大典、册立皇后、颁布诏书等这类重大典礼时才用的,当举行这种所谓的大朝礼时,文武百官跪候在太和殿前,而太和殿本来就很高,这时如果铜龟和铜鹤身体里焚香,香气弥漫出来,把整个大殿都笼罩在香气之中,大家想想,是不是非常像天上的天宫笼罩在仙气之中呢!
微不足道的小地方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一段被后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小历史,这才是故宫真正的魅力!了解了这些小秘密,大家是不是开始对故宫有了新的期待呢?
去逛逛吧,也许还有更多的发现!

怎么能在故宫藏一夜

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名永乐4年(1406年)始建,永乐18年基本建成。迄今560多年历经24个皇帝
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仍然保持原来的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楼宇9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宫墙长约三公里,四面矗立着风格绚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由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化、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利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东南面为南北狭长的前庭,有天安门和瑞门,形成宫门前面一长系列建筑的前奏。正门即午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午门后有一方形广场有弯曲的金水河横贯,河上跨五座汉白玉单孔石桥,桥北是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门,其两侧并列昭德、贞度二门。广场东西有通往文华殿和武英殿的协和、颐和二门。三大殿是外朝的主体建筑,入太和门迎面是面阔11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中间是方形单檐攒尖顶的中和殿,最后为九间重檐歇山顶的保和殿,三座殿建在一个工字形三层汉白玉的台基上,四周廊庑环绕,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丽的建筑群。内廷从乾清门开始,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物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周围的十二座院落。乾清宫东西各有六组自成体系的院落,即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南面有奉先殿、斋宫,西六宫前面是养心殿。内廷中轴线之东有宁寿宫一组建筑,俗称外东路,西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内廷另有花园三座,御花园在故宫中轴线的煞尾处宁寿宫花园在宁寿宫养心殿之西,慈宁宫花园在慈宁宫之前。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故宫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还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是研究明、清两代历史和历代艺术的重要资料。

燕山夜话——藏着的故宫
故宫,5个多世纪的最高权力中心、明清两代皇宫、24个皇帝的起居之地;位列世界五大之首的“殿宇之海”,收藏百万无价之宝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藏着的故宫,是占故宫总面积近三分之二的办公区,这里被铁锁紧闭,或被\" 游人止步”阻拦,在你踏入故宫圣地之时,你便注定无法见到;这里被故宫人精心珍藏,悉心爱护,自紫禁城建成500余年来,从未开放,是世人眼中永远的禁地。

  我就工作在这片禁地。我曾在深夜迷失在雨花阁外的宫墙中,我曾在夕阳西下的断虹桥“见到”多尔衮和大玉儿、我常在南三所办公室想起“梃击案”落魄的明太子,我喜欢在春天欣赏文华殿外海棠花开的满树繁华,我和很多故宫人一样用省下的午饭喂饱各种各样的故宫飞鸟,闲了坐在废旧石碑砌成的凳子歇歇……

一 走进黄圈圈

  传说京剧中有出戏叫《游龙戏凤》说的是明朝”流氓”频?-正德、调戏乡下”女招待”----李凤姐的故事。黄帝为了不暴露身份,说自己住在北京城的一个”黄圈圈”里。这”黄圈圈”便是用10米多高宫墙和52米宽护城河圈出的时界最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紫禁城。
据说李凤姐终于没有进宫,然而已500年后我却幸运地闯进了这片皇家禁地,开始了我在”黄圈圈”里的生活。

占地72万平方米的故宫,以现状论可分为开放区和未开放区。中轴线及两侧的主体建筑早已开放多年,只要买了门票,无论是谁都能尽兴游览。然而,占故宫面积近三分之二的未开放区域,主要是办工室和库房,还一直保持着她500年来的神秘 。

  但是”禁地”对于我们”故宫人”来说却是分外亲切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每日工作,生活的地方,哪座院子春天开的花最美,哪座院子秋天结的枣最甜,哪个屋有领导,哪间房里是专家,都早已烂熟于心。

  可毕竟故宫建筑太庞大,殿宇名称太繁多,对于陌生人是很头疼的事,说来惭愧,第一天上班的我,便在这里迷路了。然而,也正是这一次的迷路,成就了我一次难得的经历。

二 夜游紫禁城

  那一年夏天,我从学校毕业进故宫,干起了文物展览工作。上班的第一天便赶上绘画馆的一个紧急展览,为了不影响工作,我们加班加点,从清晨干到闭馆,又从闭馆干到天黑,晚上12点左右就只剩下收尾了。考虑到我是第一天上班,领导不落忍,就放我回家了,而他们仍然留下继续工作。

  八月的夜晚,虽然消了暑热,却非并无凉意。我独自一人离开保和殿西庑的绘画馆,身后的灯光一点点地暗下去,天上没有星和月,四周也没有人和灯,我就这么走进了这陌生而宁静的紫禁城之夜。

  紫禁城夜晚的黑暗,也是有典故的。据《清稗类抄》上说,明代的皇宫原本也有路灯,只是到了大阉魏忠专权后,为了便于夜间秘密出入而尽废之。以至于后来”禁门以外,除朝房及各门外,绝无灯,戊夜赴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辩.惟亲王有灯引至隆宗,景运二门,军机大臣以角灯入内。”我的级别太低,显然享受不了这种待遇,只好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

  保和殿北门有隆宗门,与东面的景运门遥遥相对,两门间宽宽的横街将紫禁城分为了外朝和内廷,北面黑压压的一片宫院尽属内廷,过去都是皇帝和他的”家眷们”住的。

  故宫在夜晚戒备森严,宫院都层层上锁,本来穿内廷,走衘花园,就能到北面的神武门 ,现在却只能西出隆宗门绕道走了(紫禁城四座宫门,南面的午门一闭馆就关了待工作人员走后,在依次关东门,西华门,因为和保卫部门打了招呼,所以还可以走)。

  隆宗门以西的地方没有开放游人是到不了这里的。同事们说,出隆宗门往西是慈宁宫,往北是雨花阁,捋着雨花阁的外墙往再北一直走,就能看见神武门。依他们所说,我先向西走,到了慈宁宫外。这慈宁宫是清代太后,太妃的正宫,规模很大,等级也很高,相当于皇帝的太和殿与皇后的坤宁宫,但夜晚看不清。当年的孝庄皇太后就住在这里。慈宁宫西有寿康宫,寿康宫北有寿安宫,都是太后、太妃们养老的居所。别管是老太龙钟还是风华正茂,只要一但成了太后,太妃,搬到这里,也就如同到了冷宫。所以这些或老或不老的女人们,就总要整点”宗教信仰”什么的来打发余生。所以,这周围到处都是佛堂。如慈宁宫后殿的大佛堂,康寿西北的英华殿,慈宁宫东北的雨花阁等等。这雨花阁我是知到的,虽然也不开放,但相当的高,所以在开放区远远就能看见,而且屋顶有四条金龙,分外醒目,只要寻见了它,再往北走就能出宫了。

  然而天实在太黑了,双眼虽然适应夜色,但仍看不清三米以外的地方。四周的宫墙又极高,以至顶端都没入天际,融为一体。我走进了一个夹道,两边的高墙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强势与重压,让夜行的我,从心底生出一种恐惧,虽然正是盛夏,夹道中仍然回响着夜风的呼啸,在自己清晰的脚步声里还时常会夹杂一两声夜鸟的怪叫,使四周的静显出无限的阴森来,每走至拐弯处,我都尽可能地捋着另一侧的墙壁拐个极大的弯,生怕迎头撞上个什么东西。

  听同事们说,故宫里有很多小动物。成群的乌鸦,麻雀,偶尔窜出的野猫,野狗自不必说,更有早已修炼成精的黄鼠狼。所以,老故宫人在开启那些关闭日久的殿宇时,都要高声干咳两下,或喊一声:”来了啊!”然后在开门,免得冲撞上它们。这些”灵异”修炼到了何种程度,不得而知。不过至少到今天,我还没见到过这里有”可疑的美女”出没,但我知道它们确实存在。这几年冬天的雪地里,都发现过非猫非犬的动物足迹。还有一次在文华殿的草丛中,曾有一个灰乎乎,毛茸茸的东西突然从我面前6,7米远的地方跳出来,逃走了。

  不说这些灵物,单是蛇虫鼠蚁的也到处都有。刚来时,我就曾两次险些与它们”亲密接触”,一回是门匡上震落的壁虎,另一回是被我惊醒的蝙蝠。所以,在故宫光开门就十分讲究。有没有经验,是不是”老故宫”,只一个细节就看得出来。冒失的年轻人往往开了门骗腿儿就进,而这时”老人儿”们却是向后倒退两,于是从容地躲开了尘土和一切可能从门上掉落的东西。这稀奇古怪而又合情合理的习惯,怕也是故宫的特产吧!

  当然,这后来的许多事情,在几年前的那一晚,我还一无所知.但这黑暗中未知的一切,已足令我恐惧了。这样一座500年的庞大宫殿,到底发生过多少我不知道的故事?有多少孤独无助的鬼魂还在这里游荡?

  永乐年间,两件宫中大案株连致死了3000宫妃,宫女,皇上亲临刑场,欣赏这些弱女子被一一凌迟,她们如今还在这吗?

   嘉靖年间,皇上迷信道教以少女炼丹。16名宫奴婢不堪其辱,想勒死皇帝,却在慌乱中将绳子打错打了死结,结果功亏一篑。16名奴婢与受牵连的两名妃嫔,一同被剐。皇帝受惊吓过度,再也不敢在这里居住,因为他觉得”壬寅大变,内有枉者为历!”搬出宫廷20年后,他战战兢兢的回到紫禁城,却在当晚就“驾崩”了,终于还是没有逃脱冤魂的索命。她们真的变成历鬼了吗?她们如今还在这儿吗?崇祯末年,李自成打进北京,绝望的皇帝挥剑将自己的妻女杀死”殉国”,在一片尖叫声中残肢断臂横飞,大殿上顿时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平白地装点了末世的悲凉。她们如今还在这儿吗?那走投无路的皇帝,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也脱下龙袍,披头散发地吊死在了景山的歪脖子树上。从此以后,一到阴天,山上就闹鬼,总有人喊:”群臣误国”!据说就是死去的崇祯。他如今还在这儿吗?

  光绪年间,珍妃的力谏惹怒了他,被残忍地推入井中淹死了。她如今还在这儿吗?

  还有,那些永远活在屈辱中的小太监们。据说,他们不管一生有多坎坷,也要积蓄点钱,把自己”丢失”的东西赎回来,预备将来身死以后装进棺材里,随身下葬,否则就不配进祖坟,不能埋在父母脚下,死后的魂魄连地府也不收留。宫中成千上万的太监虽也有显赫的,但那么多穷困潦到的,年轻夭亡的遭私刑而横死的,不堪虐待自杀的,岂不都成了游魂野鬼,漂浮在这深夜的宫殿里?

  在我周围的黑暗里到底隐藏了多少未知的恐怖?我不清楚,薄仪或许知道些,因为他说过:”如果我都能写下来,必定比一部《聊斋》还要厚。”然而他没写,所以我仍不清楚。

  为了快点摆脱这阴森的禁宫之夜,我开始努力去寻找标志性的建筑--雨花阁。然而那几条”救命”的金龙,却和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高高的宫墙顶端,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听说过去4条金龙中有一条不老实,曾经飞走几天,又飞了回来,怕它再次逃跑,就用宝剑插入龙身,将它牢牢地钉在了屋顶。可是这一次它们全都不见了,娘的!连宝剑也不顶用!

  古旧的宫墙,沧桑的殿宇,朦胧的夜色……目力所及的地方,没有半点现代的东西。与100年,200年,乃至500年前都没有什么两样。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回到了过去的某个时代,也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是宫中最最平常的一个夜晚。

  夹道那头似乎隐隐有人走来,她们走近了,是一群盛装的宫奴婢。她们低声地说笑着,近了,又近了,突然发现了我的存在,于是停止了交谈,怯生生地低头,沿着宫墙的另一侧静静地走开了。其中还有一两个小宫女,偷偷地抬眼看我,目光中显出好奇与关切。”喂,神武门怎么走”我问。她们突然笑起来,飞似的跑开了。她们为什么笑?她们是谁?我又是谁?我一路走一路在尽力地回想,自己究竟为何会迷失在这深夜的宫中?

  我是大臣吗?来向皇上奏报前方军情的吗?不对啊,隆宗门内的军机处早就黑灯了。那我是皇子的伴读吗?玩儿的忘了时间?也不对啊,皇子们都住在东边,再说晚上8点以后,太监们一喊:”上闩,打钱粮,灯火小心。”除了当值的御医,老爷们儿都得出宫。对了,这旁边就是慈宁宫,我一定是御医,太妃们上了岁数,皇上不放心,所以定了规矩,每晚都有太医在宫里盯着。可是也不对啊,我怎么没有药箱子?在说我好像也不够老啊?莫非,我是潜进宫里的刺客?那我又是来杀谁的呢?我连兵刃都没有啊……远处好像又有人,不如干脆去问问他们。近了,是两名太监在低声耳语着。”喂”我问,他们突然见了我,却到像是见了鬼一样的惊慌失措,把什么东西往怀里揣,扭头就跑,消失在了黑暗中。

  ” 干什么的!”,突然我耳边响起了一声炸雷般的呵斥。周围的黑暗像脱缰的野马,急速的向我身后飞去,眼前渐渐的明亮起来。垃圾桶?路椅?自行车?神武门?神武门!我到神武门啦!我出来了!

   ”嘿,说你那!那儿的?”又是一声呵斥。我这才回过神来,只见一名大汉站在面前,用手电上下晃着我。这人我不认识,但从统一的着装可断定应该是门卫。

  ”噢,绘画馆办展的。”我赶忙答到。

  他立马儿打了电话过去确认了一下,这才放心。”新来的吧,不熟别瞎跑,快走吧”他说。
  ”师傅,那是什么地方啊?”我见他态度有了缓和,便不失时机地问。
  ”那儿?西火场。”他顺着我的来路望了一眼答道。

  ”西火场?故宫怎么还有这样的地名啊?”我问。

  ”噢,以前叫建福宫花园,”门卫随口讲起百年前的典故,”故宫里有4个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宫花园,还有就是这个建福宫花园。过去存了好多珍宝,太监们经常从这儿偷东西,到宫外的地安门,什刹海,钟鼓楼一带去卖。后来簿仪下旨清点,太监们怕查出自己,就放了火,把建福宫和里面的宝贝都烧了。现在那儿早就一片废墟了。

   ”西火场?盗宝案?那么,刚才遇见的小太监就是……我早已惊的目瞪口呆了。几百年不变的夜晚,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上,一瞬间模糊了古今。我还从未体检过与古人如此贴近的感觉,仿佛他们就浮荡在你周围的空气里。那一夜我这莽撞的过客,竟然真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然而这”可遇而不可求”的夜游经历,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宫中总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鬼故事,其实都是用来吓唬年轻人的。真正的”老故宫”大都不信。我也深知那些都是胡编的,可是心中却在有意无意间希望或许真的能让我遇到。那时定要邀了他们好好畅谈一番这禁苑的旧事,定比那些千篇一律歌功颂德的正史更加真实,有趣。然而这愿望至今都未能实现。一切原来都只是醒来之后的幻觉。我依旧过着与所有人一样的生活,不同的只是:别人活在红墙外,而我活在深宫里。

三 重温外西路

  经过这次夜游,我决定来故宫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将所有未开放的区域走熟。首先就去那一夜迷路的地方。

  西出隆宗门是一片宽阔的空场,再往西有高高的宫墙,层层的院落和宏大的宫墙。越过”游人止步”的牌子,我总有一种享受特全的感觉,只一道门便在瞬间切换了喧嚣宁静。在工作时间,很少有像我这样的闲人,偌大的空场只有个把来去匆匆的身影,没人注意我。这反到使我有了一份闲适随意的心情,去好好品味那夜晚不曾看清的破败与辉煌。

  隆宗门西,斜对着永康门,进去不远就是座北朝南的慈宁宫,门口立着两只一人来高的鎏金麒麟。麒麟是百兽之长,头上长了一对肉角,虽然很威猛,却没有攻击力所以是仁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可历史上的第一只麒麟,却是出现在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的春秋。

  据《春秋公羊传》载,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有人见到怪兽,把它打死了。孔子认出这就是麒麟,哭喊道;”孰为来哉?孰为来哉!”他不明白这仁兽,在如此的乱世,还跑出来做什么?颜回死的时候,孔子曾说:”天丧我啊!”子路死的时候,孔子曾说”天绝我啊!”见到这只死麒麟,孔子感叹道:”吾道穷矣!”这麒麟的命,便如同孔子的命。本可为苍生带来万世的太平,却偏偏生不逢。麒麟被当做怪兽打死了满怀抱负的孔子一生颠肺流离,如同丧家之犬。麒麟的死,使孔子触泪伤情,他用双手捂住脸,痛哭了起来,泪水浸透了衣襟,在理想的破灭与彻底的绝望中死去。所以,《春秋》也就只写到这一年,史称”获麟绝笔”。孔子与麒麟的悲剧命运,至此还远未结束。后来儒家被尊为正统,麒麟也成为祥瑞。然而他们终于还是被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上,一个做了统治的帮凶,另一个则成了看门的小狗。这辛酸的讽刺与无礼的亵渎,不仅延续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同时也突显于这几百年的皇宫中。麒麟身上的金已然不那么鲜亮了,从剥落的地方露出里面的铜来,头顶和鼻尖的部分,已被摸的乌黑发亮了。

  我不忍心再去羞辱它们,于是只发了一通感慨,便进院去了。跨过慈宁门的门槛,眼前呈现出重檐高耸的庞大宫殿,这就是慈宁宫了。后代太后的大寿庆典都在这里举行,她们死后的棺椁也停放于此。

  清初后宫的蒙古”奇女子”----孝庄皇太后,在入关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里。孝庄姓”薄尔济吉特”,闺名”大玉儿”。嫁给了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生下福临,后来即位改元顺治,庄妃就成了皇太后。顺治英年早逝,幼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太后又变成了太皇太后,这位皇祖母对小孙子康熙很是疼爱,因此康熙亲政后对太皇太后十分感激和敬重,每天亲自到慈宁宫问安,悉心照料奶奶的起居生活。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万分悲痛,一直住在慈宁宫里,直到太皇太后的棺椁移到朝阳门外的殡宫后才离开,后来乾隆的母亲孝圣皇太后,也在这里住了40余年。

  出了慈宁宫往西有手康宫,往北有寿安宫,也都是太后太妃们的居所。我在这里粗楼略的转了一圈,旧往西华门那边去了,老远就看见倚着故宫的西墙有一栋长长的板楼,虽然加了仿古的屋顶,仍能看出是解放后的筑。这座远远高出围墙的大楼,就是今天”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所在。听说当年的北京没有什么高层建筑王府井旁边的北京饭店就算是高的了。可是后来发现,从饭店的西窗户,竟能看见故宫以西的中南海。于是为了安全起见,才在这里树起了一道”屏风”。不知道这栋楼是出自谁的手笔,竟能和谐于故宫的整体风格,乍看之下也不觉突 。

  紧挨着这座共和国建筑的东面,还有一做民国建筑---宝薀楼。溥仪宣布退位以后,外朝部分尽属于民国政府。这座带有浓厚西洋风格的小楼,就是那时的产物。宝蕴楼再往东就是武英殿。

  现在看起来虽然有些破旧,但武英殿在历史上却至关重要。当年的李自成打进北京,逼死崇祯,建立大顺国,就是在这里登基做了皇帝。起义军进城不久就被腐蚀了,山海关守将吴三贵”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大清。如狼似虎的满洲兵蜂拥南下,杀进了北京城,李自成败逃。清兵进了皇宫,江山再次易主。而统兵南下的是努尔哈赤的儿子,黄太极的弟弟,顺治皇帝的弟弟,顺治皇帝的亲叔叔---多尔衮。多尔衮占领了紫禁城,封闭了其他的宫殿,等待顺治入关,而他自己就住在武英殿处理日常事物。

  曾经住在这座宫殿里的两个人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然而也都有着同样悲剧的命运。因一个陈圆圆,已降的吴三贵突然倒戈,李闯王兵败身死。由于爱上大玉儿,引来小皇帝的怨恨,多尔衮身败名裂,死后还被开戳尸。野史小说里的故事当然不足采信,但正史的记载也未必就一定真实。所谓的史书,也不过都是历朝历代皇家的家史,到处充斥着无耻的谄媚与肉麻的逢迎。几乎每个真龙天字降生时,都会有奇异的事情发生,要么雷电交加,天相异常,要么红光满室,香气四溢,如果这些描写都是真实的,那么只能得出这样一个荒谬的结论:皇帝们都是外星人!

  所以,有时我宁愿相信那些有人情味的”野史传说”。例如说,多尔衮与大玉儿是一对有缘无分的恋人,我就愿意相信。因为在这枯燥的历史与僵硬的宫院中,总算还存留着一些生气与浪漫。

  武英殿东有一座元代的石桥,乃是宫中最古的建筑物,因其曲线完美,有如自天上截取的一段彩虹,故名断红桥。桥名如此美丽,不禁令人想起西湖边的”断桥”,以及许仙与白娘子那段凄美的传说。所以每经此桥,便总觉的它关乎爱情。

  遥想当年,大玉儿与多尔衮都风华正茂,一个当上了太后,另一个打下了江山。一个住在慈宁宫,另一个住在武英殿。两处都在外朝的西路,白天很远,夜晚却很近。每当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时,夜风微凉,树影轻摇,一个婀娜的女子,款款步出慈宁宫,穿过18棵槐树的小路,向南走来。这时武英殿的断虹桥上,早已矗立着一个高大的身影。在桥头,四目相对,走上前,执手轻呼,相拥倚栏杆,四周静簌惟流水潺潺………也许紫禁城中真曾有过这样的夜晚,也许全是我的想象吧。

  站在断虹桥上,除了有的可想,更有的可看。轻易匀称又稳健牢固的桥体,刀法纯熟又洗练细致的雕刻,都显示出这是一件出自名家之手的艺术精品。青白石的桥面,汉白玉的栏杆,望柱间的18块栏杆都在正反两面雕刻了极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并以荷花,牡丹,萱花,蜀葵,菊花等10余种花卉纹衬底。望柱顶端雕刻了姿态各异的狮子。有的昂首挺胸,正襟危坐;有的侧身扭头,回顾四周;雄狮戏耍彩球,母狮抚弄爱子。幼狮们依偎在母亲身边,或爬,或伏,或翻,或滚,娇态毕现,活泼可爱。其情态生动自然,雕刻细腻精绝,堪称绝品。由于断虹桥在建造时选材精良,结构合理,所以自建成以来,从未经过重建和改造,到今天依然坚固如初。

  流连徘徊在这座古桥上,不知不觉中忘了时间,开放区闭馆的音乐响起,提醒游人们离去。我没有理由,也没有胆量,再去重走紫禁城的夜路了,于是急忙回办公室取自行车,下班出宫了。

故宫太和门前的有庙无佛有盒无玺是什么意思

去故宫游览在太和门的前面,你会发现一对石狮子旁,摆着一个石盒和一个石亭,许多人很是疑惑,不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据史料记载,石盒里装的是五谷,红线和金银元宝等物,代表钱粮布匹,也就是一些镇物。而右边这个石亭叫做诏书亭,皇帝颁发诏书时要先将诏书放在这个亭子里。

永乐十八年元旦,朱棣在北京皇城新殿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同年四月初八,刚刚使用三个多月的三大殿均被雷火焚毁。大火中幸存的排位亭和石函,更使朱棣感到神助的需要。此大火后直到驾崩(永乐二十二年),朱棣不再提及修复三大殿之事,朝廷的许多仪式都迁到奉天门举行,这两件石器也搬到奉天门前。

关于这这两件石器还有一些说法。

据早年罗马教廷派遣来华的一些传教士回忆录记载,有人曾提到这两件物品,说此石件为“巧器”,构造如“锁钥”。石函需“提转推拉”“九转乾坤”之法才能打开。石亭中镶入牌位,需拆亭方可挪走牌位。关于石亭还有一种说法:到了清代,代表“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石雕件保留了下来,石亭加高并增加了台阶。由于皇帝经常不在皇城,外出巡访,每次外出皇帝要带上那块“皇天上帝”的牌子,以示随时“受命于天”,而亭子内就换上代表皇帝的小铜人。如见亭内是小铜人,说明“皇帝不在宫内”。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故宫关门叫下钱粮 什么叫下钱粮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飞天叮当猫 发表于 2022年9月19日 下午8:33。
转载请注明:为什么故宫关门叫下钱粮(什么叫下钱粮) | 吾爱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 可以按Ctrl+D收藏,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
登陆账号,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