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文章 2年前 (2022) 飞天叮当猫
230 0 0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由来和寓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月饼的来历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扩展资料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百度

月饼的由来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中秋节时令美食。其中京式、广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买过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有一种说法,说月饼原叫胡饼,是从西域传进中原的,是汉朝张骞出塞时带回来的,当地人们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另外一种说法是,唐高祖年间,李靖率军征讨突厥,凯旋归来,于是唐高祖在八月十五这天设宴庆功。有一个吐鲁番商人向皇帝献上了他们家乡的特产—:一种圆形的,中间有馅儿的饼。唐高祖觉得跟天上的明月有点相似,就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又把饼赏赐给群臣分食,都说这饼好吃。从此以后,胡饼就流传开了,每到八月十五,就边吃胡饼边赏月。

后来,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的时候,一边看月亮一边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不过这些都是传说。北宋之时,月饼在宫廷内流行,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那时候的月饼,不只是在中秋节吃。到了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赶走蒙古“鞑子”。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和供月果。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民间传说慈禧非常喜欢吃月饼的。不过,因为“月饼”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认为不雅,于是改名为“月菜糕”。中秋节,在慈禧垂帘听政时期,可是大日子,共有三天。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五“拜月”,八月十六是“送月”,这三天都是中秋节。那时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还产生了拜月、赏月等等地方民俗。

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月饼的由来

月饼的由来如下:

明朝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的时候。当时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命令属下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到了八月十五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回宫中,朱元璋听后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相关来历

唐朝初年,中秋节正式形成,月饼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因为过节不可能只是赏月,肯定要有贡品祭月、食用,那圆圆的胡饼自是最佳选择。

日本和尚圆仁法师于唐文宗年间作为遣唐使到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在他所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五日,寺家设馎饦、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这里的饼食,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圆形的胡饼,但它肯定是中秋节的节令贡品和食品。

月饼的来历 月饼是怎么来的

导读:月饼是一种食物,对于我国人民来说,这是中秋节特有的食物,总感觉月饼在中秋节吃才有寓意,那么月饼的来历是什么?月饼是怎么来的呢?想知道中秋月饼的由来,就别错过我的介绍哦。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月饼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

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两个人分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

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了嫦娥保存。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趁后羿出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了下去。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的不由自己地飞上了月宫。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

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的特别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等系列活动,有的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还有另一个说法: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会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遗俗。

哪些人不宜多吃月饼

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人士

月饼是高糖、高脂食品,糖尿病患者要忍一忍,尽量少吃或不吃月饼。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人士进食月饼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会升高,血液会变得更加黏稠,也应尽量少吃月饼。

消化不良或消化道溃疡患者

吃月饼会增加胃酸分泌,对溃疡愈合不利,甚至加重病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还是少吃为好。

老年人和儿童一般消化机能较差,他们或消化系统功能下降或未发育成熟,也不宜于多吃月饼,尝尝即可。

胆囊炎、胰腺炎、胆结石病人

吃月饼容易加重上述病情,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上腹痛,这些人还是以不吃月饼为宜。特别是青少年胆结石患者,一定要禁食月饼。

想减肥人士

如果近期你立下了减肥大计,那么月饼也不是你的最佳选择,它一般热量极高,尤其是中秋夜吃完又不运动,更会让人发胖,想保持优美体型?那就克制下对美食的欲望吧。

龋齿

月饼作为甜食对牙齿不利,要尽量少食月饼,吃完后要立即漱口刷牙,保持牙齿清洁。

月饼是怎么由来的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的民间就已产生有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为饼食加工增加了辅料,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北宋皇家中秋爱食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其品种已有“桂饼”和“五福饼”等。不过,这些“饼”与“月”还没挂起钩来,在民间还没有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但它只是一种象形饼食,宋代几本专门记载风俗的书,都未提及中秋食月饼。把月饼同中秋节联系起来,则是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上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刘侗,于奕正的《京都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沈榜在《宛署杂记》记述明代京师北京月饼盛况时指出,每到中秋,坊民皆“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当时,一些心灵手巧的制饼大师已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刻在月饼上。清代《燕京岁时记·月饼》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农历八月十五,清乾清宫内供月御案陈列的“月饼山”,从下往上,案上的月饼由大渐小,垫底的直径达尺余,而顶上的小月饼则只有两寸许,名曰:“桃顶月饼”。由此可见清代月饼名目之繁多,花色品种丰富之程度。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由来和寓意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飞天叮当猫 发表于 2022年9月14日 上午10:33。
转载请注明:月饼的来历 (月饼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 吾爱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 可以按Ctrl+D收藏,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
登陆账号,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