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知否中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文章 2年前 (2022) 飞天叮当猫
795 0 0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古代官员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知否中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知否王家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王家死去的功臣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是皇室对王家是有功之臣的肯定。

由于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

因此,自古以来,配享太庙的臣子不多,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殊荣。对于大多数封建臣子而言,虽无实际利益,却是对一生为官政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个人的最大肯定。

王家能有这样一位老父亲,在朝野的权力和声誉,自然不小。如果这个家族发展得好,子孙后代多半是能得到皇家重用的。


知否王家的地位

能够配享太庙的人,可以比肩于曹操的五子良将,孙权的江东十二虎,汉宣帝时期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光武帝的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宋朝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结合历史上的这些人物推测,不难推测出王太师的地位。

王太师是整个王家的荣耀。除了自带的光环属性,王家附带的人脉也是不可估量的。总的来说,配享太庙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以上内容参考:-配享太庙

古人被尊为配享太庙是一种什么殊荣和待遇

配享太庙是最高等级的待遇,一般只有皇帝近亲和对江山社稷有大功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种待遇。首先来介绍以下太庙,太庙其实就是皇室的家庙,你想想,家庙是什么人能进的,当然是血缘族系和他们的婚配对象了,能让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的排位进入皇家的家庙供奉,这是皇帝对于臣子这辈子的认可和夸赞,是最高级别的荣誉嘉奖。

而太庙最早是用来供奉皇帝先祖和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随着时间的变化,只要有皇帝的允准,皇后、宗亲、功臣等也都可以在太庙供奉,俗称配享太庙。当然了,配享太庙并不仅仅只是皇帝为了褒奖功臣而想出来的法子,更多的,则是为了用配享太庙这样的荣誉来引导官员和百姓各司其职,不生二心,说难听点儿,就是用一个好名声来吊着臣民,尤其指的是功臣的后代,防止他们敢做出什么坏事来。

当然了,配享太庙是一件严肃的事儿,毕竟要把人家搁尽皇家祠堂,让皇家后人为他们祈福念经呢,因此,历数中国各朝各代,配享太庙的人还真不多,就以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唐太宗时期为例,当时配享太庙的有房玄龄、高士廉、屈突通、魏征、长孙无忌、李靖和杜如晦等七人,这七位也同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这七个人配享的都是唐太宗庙,但并不都是唐太宗亲自赐下的待遇,因为前三位和后四位配享太庙的时间相差了一个世纪,后四位是后来的皇帝增补的。而且,配享太庙并不是永久的,就比如房玄龄的配享太庙资格还曾经被唐高宗暂停过,因为他儿子房遗爱跟着高阳公主起了反叛之心而被唐高宗迁怒了。

古代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为什么说这已经是臣子的至高荣誉了

一、为什么配享太庙对大臣来说是一种殊荣

要了解什么是配享太庙是一种殊荣,先要知道太庙对于古人的意义,太庙是皇家的家庙。太庙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叫法,在夏朝时被称为“世室”,殷商时期被称为“重屋”,周朝时称为“明堂”,到了秦汉时期才被称为“太庙”。

明清两代的太庙是非常精美的皇家祭祀建筑,也是非常讲究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左祖右社”的礼制。那具体什么是“左祖右社”呢?

《周礼·考工记》中曾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是一种都城建造制度,意为宫殿左边的是用建设祖庙祭祀祖先的地方,而社稷坛建在宫殿右边,社稷坛就是用来崇敬土地神的。

这也符合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崇敬祖先,遵守孝道;祭祀土地。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而在古代又是以左为先,右为后,太庙建造在左边,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

太庙本身也是非常华丽端庄的建造,其中建造了九间大庙,这与故宫中太和殿的规制是一样的;太庙前的五彩玻璃门;黄琉璃瓦檐;汉白玉须弥底座;天花板皆贴有赤金花;殿内两栋都以沉香木包裹。整个建筑是非常别致端庄的,而且从它所用的建造材料之名贵上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太庙的重视程度。

在古代,每年都要对太庙中的人进行拜祭,清朝时期宫廷祭祀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大祭”、“中祭”、“群祭”。大祭是规格最重的一场祭祀,由皇帝亲自祭拜,其他两种就是由官员代皇帝拜祭。

祭祀种类也不是单单只有一种,分别是“享祭”、“告祭”、“袷祭”,在这里我们只说一说“享祭”。它是一种常规的祭祀仪式,也是最频繁的一种祭祀,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的第一个月的初一都要进行\"享祭\"。它被称作为享祭也是很恰当的,就是因为进行享祭时要把所有的牌位都捧到享殿中,皇帝会亲自来这里祭祀,把四季的时令瓜果都献给祖先享用。

太庙分为中殿、东配殿、西配殿三个区域,要说各个宫殿的建造,自然属正殿的用料最为华贵,东配殿和西配殿的内部设置相差无二。

正殿是用来供奉皇帝本帝和皇后本后的,那些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就要靠边站了。东配殿是来供奉亲王等人的,西配殿是用来供奉那些功臣的,那些功臣会被封为郡王,以郡王规格享受供奉。死后能享有亲王待遇而且还能被皇帝亲自祭祀,这些也解释了为什么说配享太庙对于大臣来说是一种殊荣。

二、配享太庙的那些讲究

最开始太庙只是用来供奉历届皇帝,后来皇后,皇亲国戚,也被允许被供奉在太庙中。但是对于供奉在太庙中的人是有严格要求的,皇亲也只能是近亲才可以,那种旁系的都不行。

还有一种就是被皇帝允许的人可以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这些人通常都是一些劳苦功高或者对国家发展有着相当大贡献的臣子,为什么这种殊荣被叫做配享呢?

在古代皇帝去世之后,人们认为他是去“另一个世界”维系的他的统治,需要在他生前就辅佐他的大臣仍要去帮助他管理那个国家,所以就有了配享这一传统。

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各代配享的臣子的名单,这种规律是不难被发现的。例如吏部尚书李孝恭配享高祖李渊庙庭;太师赵普配享太祖赵匡胤庙庭;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忠彦配享徽宗赵佶庙庭,这些配享的功臣和他所服务的帝王是意义对应关系,就相当于总裁的助理。

那大家知道这些配享的功臣是由谁选择进入太庙的吗?有人可能要说了:“那当然是要配享的皇帝选择了。”配享的大臣名单是由新继位的皇帝来选择的,那新继位的皇帝如何能得知哪一位臣子最得先帝心呢?这就与先帝生前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臣子有密切关系了。

再者,从选择配享大臣中就可以看出前朝时的用人观念,还有配享大臣的选择这件事不仅仅关系到前朝。我们大家都知道,根本就没有另一个世界去让先帝统治,那皇帝能不知道吗,他或许是真的不知道。

但是作为一个想要励精图治的皇帝,从选择配享大臣这件事情中他更希望的是,今朝的大臣能从配享名单中的人身上学习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并且以他们为榜样。

所以皇帝在配享功臣的选择上都是慎之又慎的,因为一旦选出来了,名单上面的人是不能随意更换的。一般来说,能被选上的大臣都是劳苦功高的,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选人这件事不是只有皇帝能做主,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是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不过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配享太庙的意思

1、配享太庙指古代的有丰功伟业的大臣在其死后,为褒奖他的贡献和地位,经皇帝特批供奉在太庙之中的一种高规格的待遇。

2、配享太庙是对大臣能力的一种肯定,对封建社会来说荣誉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大臣配享太庙是一种对他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

3、太庙这种说法最早产生于秦汉时期,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顾名思义是供奉帝王的宗庙。通常而言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亲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之中,同先皇一样享受后人供奉朝拜,称为配享太庙。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古代官员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飞天叮当猫 发表于 2022年9月5日 上午7:04。
转载请注明: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知否中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 吾爱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 可以按Ctrl+D收藏,或设置成浏览器主页。
登陆账号,开启永久个人书签收藏同步和便签功能。